Workflow
亿纬锂能(300014):动储持续发力,打造优质的锂电池全场景供应商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5][20][14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锂原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动力、消费方面均有深入布局,随着国内外产能布局加速,商用车、大容量储能、高端消费领域顺利拓展,随着下游锂电池需求高速增长,有望成为全球优质的锂电池全场景供应商 [4][12][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优质的全场景锂电池供应商 - 锂原电池起家,动储消并驾齐驱: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2001年,大致分为4个发展阶段,从锂原电池起步,逐步拓展到消费电池、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 [25][26][27] - 管理团队技术出身,股权结构较稳定:控股股东为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金成、骆锦红夫妇,合计控制公司股份占比39.85%;核心团队从事锂电池行业超20年,技术研发能力强;组织架构清晰,主营业务涵盖锂原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和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 [32][35][36] - 业绩稳健增长,在手现金充沛:2020 - 2024年动力电池收入占比有所波动,2024年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占比分别为39.43%/39.14%/21.23%;营收近年平稳增长,净利保持稳定;期间费用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42][44][46] 2. 储能需求高增,龙头优势突出 - 中美欧及新兴市场储能需求共振:2025年1 - 4月我国储能EPC中标量共计26GWh,同比增长18.3%;美国大型储能需求旺盛,在建项目规模和备案量同比大幅增长;欧洲大储及工商储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户储和工商储预计分别以27%和64%的CAGR增长;中东大型储能项目涌现,已公告项目规模达14.1GWh;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同比增长约52.2% [50][51][55] - 全球化布局加速,大容量储能领跑: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储能出货保持高速增长,2022 - 2024年出货量分别达11.89/26.29/50.45GWh;2024年储能电芯市占率位列全球第二,达21.6%;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达13.2%,稳居全球第二;国际布局或将进入收获期,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初量产;大容量储能技术领先,新一代628Ah大储能电芯能量效率达96.2%,可降低成本和运维成本 [63][66][70] 3. 消费景气复苏,电子烟再下一城 - 全球消费电池出货有望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3C电池出货量66.9GWh,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超70GWh;2025年全球PC市场有望全盘复苏,笔电出货量加速增长;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 [78][82][84] - 消费电池海外产能具备优势:消费电池产品性能优越,涵盖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和圆柱电池;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24年营收103.22亿元,同比增长23.44%,毛利率为27.58%;小圆柱电池满产满销,海外产能持续释放,成都和马来西亚工厂已投产 [85][91][93] - 公司持股思摩尔增厚利润: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境外全资孙公司持有思摩尔国际190,152万股,占比30.73%;思摩尔是全球最大的电子雾化设备制造商,2024年市场份额13.1%;加热不燃烧业务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2025年有望落地;预计2025 - 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有望高速增长,将增厚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利润 [95][97][105] 4. 动力盈利修复,终端需求向好 - 动力需求向好,盈利能力有望修复:2025年1 - 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动力电池累计装车299.6GWh,同比增长47.3%;政策端持续加码,助力锂电池需求增长;2024年10月以来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产业链价格或进入下跌尾声,盈利有望修复 [109][110][115] - 产品矩阵丰富,推动电池标准化发展:动力电池包含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产品有方形铁锂电池、大型软包三元电池等;国内外产能布局完善,海外签下多个订单,美国总部成立;持续推动大圆柱电池发展,具备化学体系升级、结构和安全性优势;OMNI全能电池 - LMX系列有望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118][125][127] - 商用车渗透率提升,公司市占领先:2025年1 - 6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40.23万辆,同比增长64.58%,渗透率为19.0%;6月单月渗透率达21.3%;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商用车电池出货规模位列行业前二,推出多款适配商用车的新产品 [128][129][131]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锂离子电池(动力储能)营收增速分别为32%/29%/33%,毛利率为15%/14%/15%;锂原和消费电池营收增速分别为21%/18%/15%,毛利率分别为28%/29%/29%;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31.95/800.50/1040.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7/67.96/90.63亿元,EPS分别为2.47/3.32/4.43元/股,PE分别为19/14/11倍,三年CAGR为30.5% [19][135][137] - 投资建议:选取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作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平均PE为36/26/20倍;鉴于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锂原电池龙头,动力、储能、消费领域全面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