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政治局会议反映外部环境急剧恶化不再是中央基准预期,上半年GDP增速改善使政策重点从稳增长向促改革、防风险转移,下半年政策大概率延续当前基调,财政扩张与降准降息概率下降,潜在加码或应对超预期变化,政策对通胀回升目标关注度提升,“反内卷”政策执行有层层加码迹象,会议虽有降温但信号意义不强,政策基调调整需超预期事件冲击或经济数据显著回落[3][8] - 债券市场方面,7月政治局会议在需求端缺乏增量政策,限产政策带来的通胀上行持续性有限,货币政策宽松基调有望维持,市场调整空间受限,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75%-1.8%之间有支撑,长端利率在Q2未创新低反映期限利差压缩空间接近极限,长债赔率不足,政策提振通胀要求未变,部分行业再出台政策概率不能排除[3][9] - 建议短期以震荡思维应对市场波动加大,短期超调后有交易机会但需适时止盈,短期利率波动中枢略高于Q2在1.7%附近,利率再度回落需基本面数据走弱倒逼政策转向,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落使通胀预期证伪可能出现,若配合央行购债或降息,不排除利率创新低,更可能在三季度后半段出现,现阶段保持观察[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会议背景与经济形势判断 - 7月政治局会议前A股屡创新高,“反内卷”预期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债市突破4月以来1.6%-1.7%震荡区间,会议在供需两端的新举措对预期变化至关重要[4] - 会议宣布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讨论十五五规划,精神与之前政策论述一脉相承,因上半年经济增长抬升、国际前沿技术突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等,会议对经济看法趋于乐观,提及“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等,删去4月“充分备足预案”表述,提出“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反映外部形势极端恶化不再是中央基准预期[4] 下半年经济工作政策调整 - 会议提出“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反映现有政策能应对当前形势,可根据变化预判灵活调整,重提“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反映政策对外部环境更有信心[5] - 财政和货币政策从“用好用足”调整为“落实落细”,财政加快政府债发行使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货币政策删去“适时降准降息”表述,加入“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保持流动性充裕态度未变,政策提到“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5] 需求侧政策变化 - 政策更重视提振消费,强调“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生育补贴政策是案例,后续或有进一步扩大空间,不再提及“两新”,可能与“以旧换新”资金落实、“设备更新”空间受限有关[6] - 4月加力实施“两重”建设调整为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显示短期经济压力减弱下,政策更强调投资质量与效率[6] “反内卷”政策情况 - “反内卷”相关政策列入改革表述,印证其初衷是结构性改革观点,沿袭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基调,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通过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加强市场化优胜劣汰控制产能,实现摆脱低通胀环境效果,但执行中有运动式层层加码举措,可能对下游造成不利冲击[7] - 会议将7月财经委会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删去“低价”二字,“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调整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有降温迹象,但信号意义不强[7] 其他领域政策要点 - 会议强调“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未提及地产领域表述,相关政策大幅调整概率有限,经济压力减弱下,政策对地方债务风险关注度提升,强调“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8] - 对资本市场,会议要求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8]
如何看待7月政治局会议对债市的影响:短期波动中枢略有提升,机会等待经济数据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