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股市能否逐渐脱钩?

核心观点 - 中美股市存在逐渐脱钩的可能性,主要基于估值差异和外资影响减弱 [8][17] - A股受美股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自身牛熊周期位置:牛市高点时共振下跌风险大(如2000年、2007年、2021年),牛市初期受影响较小(如2020年Q1)[2][9] - 日本股市历史显示,1965-1980年和1990-2000年曾与美股出现长达10年的背离,期间日股在经济高增长阶段逆势上涨 [13][15] - 当前A股估值(市盈率)显著低于美股,且外资持股占比从2021年持续下降至2025年8月的3%以下,外部冲击传导效应减弱 [19][22] 历史相关性分析 A股与美股联动性 - 2000年以来美股4次20%+调整中,A股在估值高位时跌幅更大: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上证指数跌63.6%(标普500跌55.2%)[12] - 低估值阶段抗跌性显著:2020年Q1疫情期间上证指数仅跌9.1%(标普500跌33.8%),2025年2-4月关税冲击下上证指数跌6.1%(标普500跌18.9%)[11][12] 日股与美股长期背离案例 - 1956-1957年:美股跌21.5%期间日股涨1% [16] - 1968-1970年:美股跌35.2%期间日股涨12.6%,主因日本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高增长 [15][16] 当前市场判断 估值与资金面 - A股市盈率(2025年8月约15倍)显著低于标普500(约30倍),创2000年以来最大差距 [22] - 外资持股占比从2021年峰值6%降至2025年8月不足3%,对市场影响边际减弱 [19] 牛市主升浪驱动因素 - 政策预期强化:2024年9月启动的牛市已积累结构性赚钱效应,居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21][23] - 行业轮动特征:从哑铃策略(高股息/小微盘)转向全面弹性,金融、周期、AI应用端或成主线 [25][26] 配置建议 行业组合 - 非银金融:牛市预期下业绩弹性突出 [26] - 有色金属:黄金稀土受益地缘政治,产能周期支撑价格 [26] - 传媒:AI应用端估值修复机会 [26] - 化工:潜在稳供给政策催化 [26] 风格切换 - 成长股:AI产业链经历季度调整后进入布局期,参照2014-2015年及2019年模式 [27] - 周期股:商品价格受产能周期支撑,黄金上涨预示长期牛市信号 [27] 近期市场表现 - 全球资产收益率:2025年黄金以29.34%领涨,美元指数跌9.03% [39] - A股行业分化:医药生物(+2.95%)、通信(+2.54%)领涨,煤炭(-4.67%)、有色金属(-4.62%)领跌 [28] - 资金流向:南下资金周净流入541亿元,融资余额维持1.7万亿高位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