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信贷脉冲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企业中长期贷款TTM同比增速构建择时信号,利用信贷周期领先经济数据的特性进行市场趋势判断[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企业中长期贷款TTM同比增速 2. 方向上行时满仓,方向下行时空仓[14] 3. 信号触发基于3-4年的信贷周期规律[14] - 模型评价:历史表现优异,能有效规避市场大跌行情[14] 2. 模型名称:Beta离散度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衡量市场局部情绪过热程度进行月度择时[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全市场个股Beta值的离散程度 2. 当指标超过历史阈值时提示风险[17] - 模型评价:对市场极端情绪有较强识别能力[17] 3. 模型名称:交易量能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成交量与换手率布林带指标判断市场活跃度[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60日成交量均值与标准差 2. 构建量能情绪得分(0-1标准化)[17] - 模型评价:高频择时效果显著[17] 4. 模型名称:三指标复合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等权复合信贷脉冲、Beta离散度、交易量能三个指标[1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对三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2. 采用等权重加权综合信号 3. 不定期调仓(平均2周调整)[18] - 模型评价:综合效果优于单指标[18] 5. 模型名称:成长价值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基本面、估值面、情绪面信号进行风格配置[3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基本面信号:盈利斜率周期(成长)、利率周期(价值)、信贷周期(价值) 2. 估值面信号:PE/PB估值差分位数均值回归 3. 情绪面信号:换手差与波动差分析[36] - 模型评价:多维度信号互补性强[36] 6. 模型名称:小盘大盘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类似成长价值模型但侧重市值维度[4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盈利周期利好小盘,利率/信贷周期利好大盘 2. 估值面采用小盘大盘PE/PB差分位数 3. 情绪面分析换手差与波动差[41] 7. 模型名称:四风格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整合成长价值和小盘大盘模型的输出[4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将成长价值和小盘大盘信号矩阵相乘 2. 生成小盘成长/价值、大盘成长/价值四个象限配置比例[4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信贷脉冲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企业融资意愿的领先指标[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采用HP滤波去趋势处理[14] 2. 因子名称:Beta离散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市场非理性波动[1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其中为个股相对全A指数的Beta值[17] 3. 因子名称:量能情绪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标准化市场交易活跃度[1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60日成交量布林带上下轨 2. 当前成交量相对布林带位置标准化为0-1分[17]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信贷脉冲择时模型 - 年化收益率:10.83%(2009-2025)[14] - 最大回撤:显著低于基准[14] 2. Beta离散度择时模型 - 年化收益率:13.12%(2013-2025)[17] - IR:1.25[17] 3. 交易量能择时模型 - 年化收益率:14.33%(2013-2025)[17] 4. 三指标复合模型 - 年化收益率:19.98%(2013-2025)[18] - 年化换手率:24倍[18] 5. 短期择时策略 - 年化收益率:16.71%(2012-2025)[27] - 最大回撤:27.70%[27] 6. 成长价值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率:11.65%(2012-2025)[37] - 超额收益:4.74%[37] 7. 小盘大盘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率:12.32%(2012-2025)[42] 8. 四风格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率:13.22%(2012-2025)[4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信贷脉冲因子 - 当前分位数:0.00%(5年)[24] 2. Beta离散度因子 - 当前分位数:69.49%(5年)[25] 3. 量能情绪因子 - 当前分位数:92.31%(5年)[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