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 美国7月服务业PMI扩张几乎停滞,商业活动和订单需求明显放缓,就业收缩幅度扩大,物价大幅走高[2] - 美国制造业PMI跌至近一年新低,新订单指数小幅反弹但延续收缩,就业收缩幅度创近1年新高,物价扩张幅度放缓但仍显著高于疫情后平均水平[2] - 德国政府将设立1,000亿欧元德国基金,重点投向国防、能源基础设施及关键原材料,以保障安全和提振经济[5] 全球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单日上涨1.64%,年内累计上涨24.18%;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上涨2.50%,年内累计上涨23.81%[3] - 上证综指单日上涨2.08%,年内累计上涨8.42%;深证综指单日上涨2.31%,年内累计上涨13.71%[3] - 美国道琼斯指数单日上涨1.20%,年内累计上涨3.68%;纳斯达克指数单日上涨1.29%,年内累计上涨8.32%[3] - 港股金融分类指数单日上涨1.82%,年内累计上涨26.82%;工商业分类指数单日上涨1.66%,年内累计上涨23.76%[4] 行业动态 - 中国股市国防军工、机械设备与煤炭涨幅居前,医药生物、商贸零售与建材跑输市场[5] - 下半年以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超过650亿元,金融、科技和创新药吸引资金最多[5] - A股超百只基金投顾组合完成调仓,整体减仓消费,加仓医药、顺周期和科技等行业[5] - 广东快递业底价上调0.4元/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低于1.4元成本价揽收将遭受重罚[5] 美股与科技行业 - 美股可选消费、必选消费与信息技术领涨,医疗、能源与公用事业下跌[5] - Shopify业绩强劲远超预期,指引乐观,盘中大涨超20%[5] - 美国龙头云厂商2Q25云业务营收合计同比增长23%(1Q25:20%;2Q24:21%),谷歌云和微软Azure加速趋势更明显[6] - 微软智能云/亚马逊AWS的2Q25业务分部利润率同比下滑0.7ppts/2.6ppts,但公司整体经营利润率分别同比提升1.8ppts/1.5ppts[6] 公司点评 - 小米集团预计2Q25收入/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2%/66%,达到1,170亿元/103亿元人民币,主要驱动力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IoT业务[7] - 小米集团目标价66.0港元,对应34.4倍的2025年P/E,催化剂包括2Q25业绩、新产品发布和电动汽车订单更新[7] - 吉利汽车目标价24.00港元,上行空间31%,2025年P/E为10.7倍[8] - 腾讯目标价660.00港元,上行空间16%,2025年P/E为21.0倍[8] - 阿里巴巴目标价141.20美元,上行空间21%,2025年P/E为1.6倍[8]
每日投资策略-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