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市场正处于流动性牛市的主升浪阶段,政策和资金推动是主要驱动力 [10][26] - 居民存量资产配置转移(存款/GDP处于历史高位)而非增量收入是资金入市的关键因素 [2][11] - 杠杆资金并非流动性牛市的必要条件,2014-2015年与当前市场资金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融资余额/流通市值增速差异) [13][18] - ETF资金流动对市场影响存在滞后性,当前涨幅远低于2014-2015年水平,过早担忧牛市高度为时尚早 [15][16] - 牛市主升浪初期资金渠道改善呈现渐进特征,当前部分渠道(量化私募、固收+)已现回暖迹象 [17][19] 市场数据表现 - 本周A股主要指数普涨,上证综指(2.11%)、中证500(1.78%)领涨,创业板指(0.49%)相对落后 [32][35] - 行业层面国防军工(5.93%)、有色金属(5.78%)、机械设备(5.37%)涨幅居前,医药生物(-0.84%)垫底 [32][38] - 全球资产中黄金年内收益率达30.94%,显著领先其他大类资产;原油(-11.15%)表现最弱 [33][42] - 资金面显示港股通周净流入199.8亿元,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5365亿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 [34][44] 配置建议 - 行业组合推荐非银、军工、有色金属、化工,金融板块建议从银行转向非银以获取弹性 [30][31] - 成长板块关注AI应用端,周期板块关注产能格局良好的有色金属(黄金、稀土) [30][31] - 牛市中期风格往往扩散,2019-2021年牛市中期消费风格占优,当前需关注大小盘风格切换 [29] - 主题投资建议关注军工(事件催化)、传媒(AI应用)、周期(稳供给政策预期) [30][31] 历史规律验证 - 居民收入增速改善滞后股市牛市,2005-2007年牛市收入同比2006年下半年才回升 [3][11] - 不同牛市资金入市渠道存在差异:2005-2007年通过银证转账,2013-2015年通过杠杆资金,2019-2021年通过公募基金 [13][19] - 牛市主升浪初期资金渠道改善不同步,2014年融资余额领先指数突破,公募基金发行滞后 [20][24] - 2020年牛市公募权益基金提前放量,其他渠道2020年7月后才明显回暖 [21][25]
投资者对流动性牛市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