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英伟达通过收购Lepton AI打造全球算力聚合平台,旨在构建从硬件到终端客户的闭环AI算力生态[5][8] - Lepton平台采用轻资产模式,通过整合第三方GPU云服务商资源为开发者提供增值服务[8] - 该战略使英伟达从芯片供应商转型为算力服务商,掌握终端客户并开辟持续性收入来源[5][27] 英伟达收购Lepton的战略意图 - 2025年4月斥资数亿美元收购成立仅两年的Lepton AI,5月推出NVIDIA DGX Cloud Lepton平台[5][8] - Lepton在Semianalysis评级中位列黄金级,与Nebius、Oracle、Azure同级,仅次于CoreWeave[8][9][10] - 平台采用"高德打车"模式,聚合20余家GPU云服务商包括AWS、CoreWeave等[8][24][25] - 黄仁勋称目标为"打造行星级AI工厂",连接全球GPU提供商与开发者[5][8] Lepton平台的三方价值网络 对开发者的价值 - 提供统一开发环境,集成CUDA、NIM等英伟达软件栈,降低学习成本[14][16] - 支持跨云服务商自由切换,实时比价优化成本,避免供应商锁定[18][20] - 提供GPU全生命周期监控,节点健康状态可视化,集成预训练模型等工具[21][22][23] 对云服务商的价值 - 为中小云商提供分销渠道提高GPU出租率,合作伙伴包括AWS等20家厂商[24][25][27] - 大型云商面临"囚徒困境",担忧被排除在生态外导致客户流失[26][27] 对英伟达的价值 - 终端客户需注册英伟达账户,实现从芯片供应到客户直达的转变[27][28] - 开辟软件服务收入提升估值确定性,毛利率高于硬件销售[27][29] - 通过平台数据洞察AI开发趋势,优化芯片和生态产品[30] 行业投资建议 海外标的 - 核心关注NVIDIA、台积电、博通、AMD等算力基座厂商[5][31] 国内方向 - 液冷技术链:英维克、曙光数创等[5][31] - 电源设备:欧陆通、麦格米特等[5][31] - GPU/CPU厂商:海光信息、寒武纪、摩尔线程等[5][31]
英伟达野望:以Lepton打造全球算力聚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