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锦波生物"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下调3.5%至405.1元,较现价302.98元有26.6%上行空间[2][9] - 当前市值348.6亿元(48.8亿美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0/37/26/21倍[2] - 给予2026年32倍PE估值,主要基于械三植入剂新品放量预期[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5H1营收7.08亿元(+42.4%),Q2单季增速收窄至30.4%(Q1为+62.5%)[3] - 25H1归母净利润3.9亿元(+26.7%),Q2单季增速显著放缓至7.4%(Q1为+66.3%)[4] - 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期-7.4%/-3.4%/-3.3%,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3/14.6/18.6亿元,对应增速41%/42%/28%[9] - 2025年中期拟每10股派现10元,派息率29.3%较2024年提升[3] 业务板块分析 - 医疗器械板块25H1营收7.08亿元(+33.4%),毛利率95.04%(+61bp),核心产品为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植入剂[3][4] - 功能性护肤品板块25H1营收1.21亿元(+152.4%),毛利率70.78%(+602bp),自有品牌重源、ProtYouth贡献显著[3][4] - 原料及其他板块25H1营收0.3亿元(+12.4%),毛利率68%(-15.03pct)[3][4] 研发与产品进展 - 新获第三张械三证书: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实现安全性、制造方式和作用机制三大突破[6] - 临床应用超270万支未见免疫原性,采用AI驱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蜂巢"胶原组织网状凝胶量产[6] - 终止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项目,计提911万元开发支出减值准备[6] 费用与运营动态 - 销售费用25H1同比+67.77%至1.8亿元,主要因凝胶新品上市费用前置,其中线上推广费+262%至0.4亿元[4] - 研发费用25H1同比+85.43%至4580万元,合作研究及临床试验投入增加[4] - 新设安徽拾客美和香港Vita Frontier两家控股孙公司,拓展医药制造与海外业务[7] 行业比较与优势 - 可比公司2025E平均PE为30.1倍,锦波生物为33.4倍,但PEG仅0.7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1.3倍[11] - 核心优势体现在: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技术壁垒、工业化生产成本优势、出海战略推进[9] - 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设置净利润考核目标:2025-2027年分别不低于10/14/18亿元[8]
锦波生物(832982):25H1业绩点评:各板块营收均增长,营收利润增速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