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田股份(601609):“反内卷”或驱动铜加工利润修复,布局PEEK产品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目标价未明确,当前收盘价8.55元 [6][4] 核心观点 - 业绩高增长:2025年H1预计归母净利润34,000-40,000万元(同比+176.66%-225.48%),扣非净利润24,500-28,500万元(同比+101.87%-134.83%),主要因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毛利率改善(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96%/2.27%/2.36%)[1] - 铜加工龙头地位:2024年铜及铜合金材料产量191.62万吨,占全国9%,单吨毛利润触底反弹(铜线排单吨毛利润551元/吨同比+80元/吨,铜产品单吨毛利润2273元/吨同比+287元/吨)[2] - 新兴业务布局:稀土永磁产能新增4000吨/年,新能源电磁扁线产能6万吨;PEEK材料获高端新能源汽车厂商定点,具备进口替代能力[3] - 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解锁条件为净利润5.6亿元,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目标18.6亿元,彰显增长信心[4] 财务预测 - 收入与利润:预计2025-2027年营收140.48/149.89/157.44亿元(同比+13.14%/6.70%/5.04%),归母净利润7.16/8.56/9.56亿元(对应PE 17.74X/14.84X/13.29X)[4][5] - 盈利能力:毛利率持续提升至2.7%(2027E),净利润率从0.4%(2024A)升至0.6%(2027E),ROE从5.6%提升至9.7%[14] - 现金流与负债:2025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预计329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5%-67%区间[13][14]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近1M/3M/12M绝对收益达17%/30%/71%,显著跑赢沪深300(相对收益14%/24%/47%)[9] - 估值指标:当前PB 1.46X(2025E),股息收益率从1.29%(2024A)升至2.60%(2027E)[14] 行业与战略 - 行业趋势:"反内卷"政策或优化铜加工行业格局,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驱动毛利修复[2] - 战略方向:聚焦高端铜基材料在清洁能源、AI算力、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拓展稀土永磁及PEEK材料的高端场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