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创新药动态更新:GLP-1 小分子:口服 GLP-1 小分子受体激动剂达到三期临床终点,国产潜在 BIC 管线在美国临床展示减重潜力
行业投资评级 - 化学制药行业评级为"领先大市-B"(维持) [1] 核心观点 - 口服GLP-1小分子受体激动剂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减重领域展现显著潜力 礼来Orforglipron已达成III期临床终点即将申报上市 歌礼制药ASC30显示更优药效学特征和临床减重效果 [1][3] - GLP-1+Amylin联合疗法在超重/肥胖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国产GLP-1/GIP RA+Amylin类似物研发进展积极 [4] 药物临床数据 Orforglipron - 糖尿病III期临床(ACHIEVE-1 n=559): 36mg剂量组40周后A1C自基线8 0%降低1 3%-1 6% 65%患者A1C≤6 5% 体重降低7 9%(安慰剂组-1 6%) [2] - 肥胖III期临床(ATTAIN-1 n=3127): 36mg剂量组72周后体重降低12 4% 59 6%患者减重≥10% 39 6%减重≥15% 高敏C反应蛋白降低47 7% [3] - 安全性: 糖尿病和肥胖临床中因不良事件中断治疗率分别为8%和10 3% 主要为轻中度胃肠道反应 [1][3] ASC30 - 药效学优势: 5mg ASC30药物暴露量是6mg orforglipron的2 2倍 GLP-1R体外药效高2-3倍 动物实验显示更强胰岛素分泌刺激能力 [3] - 临床数据: Ib期队列1(2-20mg剂量递增)28天体重降低4 3% 队列2(2-40mg)降低6 3%(安慰剂-0 1%) 半衰期达60小时 [3] - 剂量方案: 相比orforglipron的24周滴定周期 ASC30可实现更快剂量递增 有利于疗效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