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 25元,对应2025年PE 27 39倍[2][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1 62亿元(同比-8 67%),归母净利润2 1亿元(同比+14 49%),扣非净利润2 18亿元(同比+24 65%)[6] - Q2单季营收10 52亿元(同比-6 61%),净利润0 88亿元(同比+35 48%)[6] - 毛利率25 52%(同比+6 2pct),净利率9 48%(同比+1 76pct)[12] - 经营性现金流3 11亿元(同比-16 02%),EPS 0 37元(同比+15 63%)[6] 业务结构分析 - 汽车发动机热管理部件收入8 38亿元(同比-8 72%,占比39%)[7] - 涡轮增压器壳体收入10 53亿元(同比-10 76%,占比49%)[7] - 新能源热管理部件收入1 85亿元(同比+3 56%,占比9%)[7] - 液冷领域热管理部件收入0 41亿元(同比+12 06%,占比2%)[7] 战略布局进展 - 泰国生产基地6月投产,规划年产涡壳150万只 排气歧管100万只 电子水泵100万只[10] - 成立子公司航逸科技,拓展服务器液冷 数据中心液冷 机器人等民用领域[11] - 液冷领域已对接80家客户,推进120个项目,部分进入量产阶段[11] 增长驱动因素 - 汽车行业复苏:2025H1中国新能源车销量693 7万辆(同比+40 3%,渗透率44 3%)[13] - 四维增长曲线:传统汽车+海外拓展+新兴液冷+机器人热管理[14] - 成本优化:原材料价格平稳+生产效能提升,推动毛利率提升至25 52%[8][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 67/5 85/7 00亿元,对应EPS 0 81/1 02/1 22元[15] - 2025年营收预测54 56亿元(同比+15 51%),2026年增速17 55%[16]
飞龙股份(002536):中报点评:利润创同期新高,非车业务布局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