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构行为精讲系列之三:低利率下基金资金运作及配债行为变化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研究公募基金监管框架、资金运作及配债行为、行业发展最新特征,对债市走势研判有重要参考作用;低利率环境下基金交易行为对债市资产的影响逐渐放大,可从定价权、季节性、产品创新、新趋势等维度把握债市投资机会 [8][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募基金配债情况总览 - 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配债规模18.87万亿,居全市场第二位,占中国债券市场177万亿托管余额的比重为10.7% [2] - 2023年四季度以来,债牛行情下债券基金配债增长较快,增速一度跃升至20%上方;2025年上半年债市低位震荡,增速回到10%下方 [2][18] - 债券型基金配债品种更偏好政金债和普信债,截至2025年二季度,主要配置政金债(38%)和普信债(29%) [18] 公募基金市场概览:监管定义的品种分类和制度框架 公募基金品种分类 - 公募基金根据投资资产及比例,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FOF)、混合基金 [23] - 我国公募基金市场以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等固收类基金为主,合计占比75% [25] 公募基金监管框架 - 公募基金受资管新规、基金制度、机构改革多重监管,对投资范围、杠杆、久期、估值等方面有明确要求;新成立产品投资信用债对高等级品种有比例要求 [32][38] - 货币市场基金在杠杆、久期、流动性等方面监管要求更严格,投资范围以1年以内且流动性好的资产为主,主体评级AAA及以上信用债占比不低于90% [42][43] - 特殊类型货币基金包括浮动货基(采用市值法核算)和重要货基(规定两条线界定,新规对其要求收紧) [50][51] - 公募基金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有优势,银行等机构借道投资可节税,不同券种节税效应不同 [56] 公募基金运作情况:从资金端到资产端,产品如何运作? 资金来源 - 公募基金发展历经早期探索、产品形态完善、监管制度完善、平稳扩张、真净值时代快速扩张五个阶段,目前以固收类基金为主 [59][62][64] - 债券基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货币基金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债基直销为主,货基代销为主 [70][74] 债券型基金 - 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2018年以来规模快速发展;按投资策略和范围可细分多种类型,开放式债基占主导地位 [81][85][96] - 大类资产配置以债券资产为主,现金类资产占比不高;债券资产配置以信用债和利率债为主,政金债占比较高,重仓AAA级信用债 [101][104][107] - 久期多在2 - 4年之间,与债市行情相关性强,低利率环境下大幅抬升;杠杆率多在110% - 130%区间,近年来有所回落 [112][113] - 含权类债基回撤风险更大,纯债基金收益与债市行情相关,混合债基与权益市场相关 [118] 货币市场基金 - 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2020年以来稳步发展;以摊余成本法货基为主,不同产品份额投资者结构有差异 [121][123] - 资产配置以同业存单、银行存款、买入返售为主,合计占比超90% [136] - 平均剩余期限70 - 85天,杠杆率105% - 110%;偏离度绝对值均值整体控制在0.1%以内 [139][145] - 收益率与资金利率有较好相关性 [147] 基金机构行为对债市影响:关注定价权、季节性、产品创新和新趋势 定价权 - 基金具备定价权的品种主要是多数期限的政金债、长端国债新券以及1 - 3年信用债 [154] 季节性 - 二季度债市季节性牛市,基金净买入规模全年高位;近年基金年末存在抢跑行为,可关注相关交易属性好的品种 [157][160] 产品发行 - 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发行放量带动国开债收益率下行;同业存单基金发行放量利好高等级同业存单估值;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场内投资工具,成本优势凸显 [167][170][176] 新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传统票息、杠杆策略回报下降,久期策略重要性提升 [180] - 净值化监管推进加剧交易行为,市场波动放大 [185] - 公募降费大势所趋,低费率指数化产品或加速发展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