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认为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眼科专科医院龙头具有长期增长潜力 [3] 核心观点 - 政策利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覆盖健康医疗领域(包括视力矫正),有望提振眼科消费需求 [1] - 行业回暖:暑期旺季叠加医疗需求刚性属性,眼科行业需求或有望提升 [2] - 业务表现:2024年公司收入209.83亿元(YOY+3%),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YOY+6%),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2%受消费疲软影响 [2] - 高端化转型:屈光业务(76亿元,+2.31%)、视光业务(52.8亿元,+6.42%)等板块收入增速平稳,预计25年维持稳健增长 [2] 战略布局 - "AI+眼科"战略:自主研发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和数字人"爱科",构建"爱尔AI眼科医院"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3] - 技术赋能:通过深度学习整合眼科资源,赋能诊疗、培训及健康管理,强化全球竞争优势 [3] 财务预测 - 下调盈利预测:25-26年归母净利润下调至41.28/47.25亿元(原46.12/54.7亿元),新增27年预测54.63亿元 [3] - 营收增长:预计25-27年营收复合增速12.7%,25年营收234.83亿元(+11.92%) [4] - 利润率:归母净利润率从16.9%(24年)提升至18.1%(27年),ROE稳定在17%-18%区间 [4][11] 市场数据 - 当前总市值1214.17亿元,对应25年PE 29倍,PB 5.2倍 [5] - 股价相对沪深300指数近1年超额收益-1.67%,但绝对收益达24.54% [8] 业务细分 - 毛利率变化:屈光业务毛利率55.11%(-2.28pct)、视光业务54.49%(-2.56pct),整体毛利率48.1%(24年) [2][11] - 费用结构:销售费用率10.25%(24年),研发费用率1.53%,管理费用率14.2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