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苹果产业链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苹果通过硬件定义未来并构筑生态护城河,产品长期引领全球消费电子产业,iPhone、Mac、iPad、Apple Watch等产品在各自品类中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市占率分别为38%、24%[2] - 苹果供应链体系高度全球化和集成化,涉及200余家核心企业和800多个工厂,分布于27个国家,全球每年与iPhone硬件相关的产业链规模高达万亿人民币[2] - 苹果2024年WWDC首次系统化阐述Apple Intelligence战略蓝图,定位为个人智能系统,聚焦系统集成以提升用户体验[2] - 苹果首款折叠屏有望于2026年推出,预计年销量达千万级水平,将带动UTG超薄柔性玻璃、铰链等关键部件增量市场[3] - AI眼镜、智能家居等新硬件有望进入密集发布周期,Vision Pro虽销量低于预期(约50万台),但仍在持续迭代[3] 公司概况 - 苹果由乔布斯于1976年创立,凭借Apple II和Macintosh开创个人电脑新时代,2007年iPhone发布标志其转型为移动设备领导者[7] - 公司发展分为三阶段:iPhone推出前(1990-2006年收入CAGR 8.1%)、iPhone推出后(2006-2012年收入CAGR 41.7%)、库克接手后(2012-2024年收入CAGR 7.9%)[9] - iPhone营收占比在2015年达历史高位72.5%,2024年Service收入占比提升至24.59%,服务部门毛利率高达73.88%[9][54] 产品表现 - 2024年iPhone销量2.33亿部占全球手机销量18%,iPad销量5297万部占全球平板销量37%,Apple Watch销量3463万部占全球智能手表22%[29] - iPhone Pro和Pro Max款在销售首年合计销量占比达60%以上,全生命周期占比各30%[30] - 2024年AirPods市占率23%居全球第一,三星9%排名第二,华为通过三折叠产品完成早期市场教育[42][46] - Vision Pro引入眼动追踪+手势交互系统、8K Micro OLED显示屏等创新技术,但受限于重量和价格等因素销量约50万台[49] 供应链分析 - 苹果供应链分为四个层级:组装与代工(富士康、立讯精密等)、核心零部件及模组(三星、LG等)、重要零部件(鸿海精密、和硕等)、细分零部件/原材料[61] - 中国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中占比44%,工厂分布占比超80%,每年贡献超2000亿美元产值[62] - 果链公司2011-2024年收入CAGR达26.38%,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企业显著受益[64] - 苹果推行"中国+1"策略,印度已承担全球15%的iPhone生产任务,越南成为AirPods和Apple Watch重要制造基地[72] 新技术布局 - 折叠屏手机2024年全球销量1600万台,预计2028年达5000万台(23-28年CAGR 20%),平均售价将从1167美元降至916美元[95] - 苹果折叠iPhone可能采用三星显示的无折痕方案,铰链结构设计涉及MIM、液态金属等工艺,UTG盖板渗透率已超93%[109][119] - 苹果积极布局3D打印技术,可能应用于折叠机中框和轴承制造,并作为ESG计划的重要一环[123] - Apple Intelligence聚焦系统集成而非传统聊天机器人,通过端侧小模型、云端大模型、第三方大模型三重架构争夺用户数据分发权[126][137]
苹果产业链框架报告:定义产品,也定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