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10]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4亿元(YoY+10.29%),归母净利润3.32亿元(YoY+0.38%) [3]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 [3]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7.44/8.24/9.25亿元,对应EPS 0.75/0.83/0.93元,当前股价对应PE 28/26/23倍 [10] 业务板块表现 电子材料 - 营收同比增长23.65%至3.44亿元,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及汽车/AI算力服务器需求,车规、高容新品加速放量 [3][4] - 全类型MLCC粉体技术领先,浆料业务协同增长,市占率持续提升 [4] 催化材料 - 营收同比增长12.34%至4.56亿元,蜂窝陶瓷、铈锆固溶体等产品稳居国产替代领先地位 [3][4] - 打入国际头部供应链,乘用车覆盖国内自主车企,铈锆固溶体销量持续增长 [4] 生物医疗材料 - 营收同比持平为4.38亿元,构建氧化锆粉体到修复系统的口腔全链条 [3][4] - 美学分层高透粉体批量供货,深化全球化布局提升渠道效率 [4] 新能源材料 - 营收同比增长26.36%至2.17亿元,高纯氧化铝、勃姆石超薄涂覆技术领先 [3][4] - 布局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筹建合资公司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先机 [4][5] 精密陶瓷 - "材料-工艺-器件"一体化平台加速落地,氮化硅陶瓷球受益新能源电机防电腐蚀需求 [4] - 氮化铝/氮化硅陶瓷基板实现LED、卫星射频等场景批量供货,进口替代提速 [4] 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 - 营收同比增长2.59%至4.84亿元,功能性陶瓷墨水+数码釉料+纺织墨水"三条曲线"应对需求波动 [3][4] - 联合科达制造"设备+耗材"出海,全球设仓建队,技术迭代与海外扩张双轮驱动 [4] 新产品布局 - 高端覆铜板材料:完成球形氧化硅、氧化钛开发,新一代球硅产品验证中,具备高纯度、极低损耗特性 [5] - 膜用填充材料:氧化锆/氧化钛分散液突破技术瓶颈,氧化锆产品已导入国内多家客户,氧化钛获小批量订单 [5] - 固态电池:同步推进氧化物/硫化物电解质研发,硫化物方向合资公司已成立,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5][10] 市场表现 - 52周股价区间14.3223.07元,总市值210.08亿元,流通市值177.27亿元 [6] - 52周股价跑赢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21.7%(同期沪深300涨幅-6.2%) [8] 行业定位 - 陶瓷材料平台型企业,六大业务板块覆盖电子、催化、医疗、新能源等领域,产品应用于5G通讯、汽车催化等场景 [6][10] - 技术壁垒与客户粘性构建核心竞争力,市场容量与进口替代空间持续打开 [4][10]
国瓷材料(300285):业务稳健增长,新产品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