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业绩符合预期 [4][8]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46亿元-46.99亿元 [8] - 公司在消费电子、通讯及汽车业务领域均实现显著增长,其中汽车业务营收86.58亿元(同比增长82.07%),通讯业务营收110.98亿元(同比增长48.65%) [8] - 公司平台优势显著,通过底层技术整合与规模化量产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8][9]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40亿元、192.04亿元、226.3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6倍、14倍 [10] 财务数据总结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11.6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净利率5.8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627.15亿元(同比增长22.51%),净利润36.01亿元(同比增长23.09%) [8] - 费用控制良好:销售费用率0.45%、管理费用率2.53%、财务费用率-0.13%、研发费用率3.69% [8] - 2025-2027年预测营收分别为3091.14亿元、3554.81亿元、4088.03亿元,年均增长率15% [7] - 2025-2027年预测毛利率分别为11.5%、11.7%、11.9%,净利率分别为5.2%、5.4%、5.5% [7]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977.99亿元(同比增长14.32%),占比78.55% [8] - 电脑业务营收48.89亿元(同比增长11.66%),占比3.93% [8] - 汽车业务营收86.58亿元(同比增长82.07%),占比6.96% [8] - 通讯业务营收110.98亿元(同比增长48.65%),占比8.91% [8] - 智能模组、可穿戴及手机组装业务按规划进展顺利 [8] 技术与发展战略 - 以声、光、电、热、磁、射频为核心底层技术,结合新工艺与制程创新 [9] - 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提供"铜、光、电、热"一体化解决方案,份额持续提升 [9] - 与核心客户协同开发,强化从零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