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业绩承压主要因行业需求波动和供给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行 [1] - 成本控制能力持续优化,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单炉成本下降超过20%,运营效率提升,库存维持健康水平 [2] - 电池组件产能达24GW,25Q2组件出货环比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公司通过BC技术生态圈建设和差异化竞争改善盈利 [3] - 预计25-27年收入296.40/445.85/554.49亿元,归母净利-52.54/12.14/22.51亿元,26-27年PE为28x/15x,盈利能力将边际改善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17.36%,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 [1] - 2025年Q2营业收入72.97亿元,同比+16.18%,环比+19.60%,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96.40亿元(+4.3%),2026年445.85亿元(+50.4%),2027年554.49亿元(+17.6%) [6][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2.54亿元(+46.5%),2026年12.14亿元(+123.1%),2027年22.51亿元(+85.4%) [6][11] - 毛利率从2024年-9.08%改善至2025年-1.89%,2026年14.96%,2027年15.32% [11][12] 成本与运营优化 - 通过用料结构优化、细线化推进、供应链管理及技术革新强化成本控制,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 [2] - 单炉成本下降超过20%,以销定产加速库存去化,优化存货结构 [2] - 运营效率提升,库存维持健康水平 [2] 电池组件业务 - 电池组件产能达到24GW,组件出货规模持续提升 [3] - 2025年Q2组件出货环比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 [3] - 完成半片及BC产能建制,强化市场营销和双品牌组件定位,拓展海内外市场渠道 [3] - 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布局,加强BC专利合作,构建BC生态圈,通过差异化竞争改善盈利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1.30/0.30/0.56元 [6][12] - 2026年PE 28倍,2027年PE 15倍 [4][6] - 2026年PB 1.3倍,2027年PB 1.2倍 [6][12] - 2026年ROE 4.53%,2027年ROE 7.85% [11][12]
TCL中环(002129):成本与运营持续优化,组件业务亏损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