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3][9] 核心观点 - 公司利润弹性超预期释放,归母净利润同比+46%至52.1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73.06%至54.09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 - 内外需共振强化行业β,挖机行业总销量同比+16.77%至12.05万台,公司作为龙头充分受益,收入连续4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6] - 国际化战略有序推进,海外收入占比达60.26%,亚澳、欧洲、美洲、非洲区域收入分别同比+16.3%、+0.66%、+1.36%、+40.48%[6]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同比-4.78pct至12.26%,其中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55pct、-1.86pct、-2.58pct[2] - 现金流表现优异,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同比+20.11%至101.34亿元,净现比达1.92[2]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447.8亿元(同比+14.64%),单Q2收入236.03亿元(同比+11.18%)[1] - 毛利率27.44%(同比+0.74pct),净利率11.87%(同比+2.45pct)[2] - 资本性支出9.99亿元(同比-42.82%),数智化硬件投入高峰已过[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1.68/115.29/145.52亿元,同比增长53%/26%/26%[9] - 对应PE估值19.9X/15.8X/12.5X,PB估值2.3X/2.1X/1.9X[8][16] 业务结构 - 挖掘机械收入174.97亿元(同比+15%),国内稳居第一,全球份额提升[6] - 起重机械收入78.04亿元(同比+17.89%),履带吊国内市占率超40%[6] - 混凝土机械收入74.41亿元(同比-6.49%),稳居全球第一[6] - 路面机械收入21.59亿元(同比+36.83%),无人摊压机群实现规模交付[6] - 桩工机械收入13.41亿元(同比+15.05%),旋挖钻国内第一[6]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263.02亿元(同比+11.72%),占比60.26%[6] - 建立400多家海外子公司、合资公司及代理商渠道体系[6] - 构建7个国内总仓+5个海外区域中心仓+近1000个海外配件仓库的全球网络[6] - 海外员工本地化率近70%[6]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2022-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62.4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42.21%[3] - 2023-2025年回购股份6.13/6.57/13.55亿元[3] - 拟发行H股强化全球市场布局和品牌影响力[3][7] 行业趋势 - 工程机械内需复苏从挖机延伸至其他品类,非挖品类出口同比"8升2降"[6] - 公司受益新兴市场高景气(非洲收入+40.48%),同时稳步开拓发达市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