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想2025创新开放日:AIPC+智能体+智算平台,全栈布局驱动长期增长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对联想集团或相关行业的投资评级 [1][2][3][4][5] 核心观点 - 联想集团通过AI PC、智能体及智算平台的全栈布局驱动长期增长 [1] - 公司以“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和“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构建完整AI应用矩阵,覆盖个人与企业场景 [2] - AI PC产品矩阵覆盖高性能到入门级全场景,形成行业最完整的商用AI PC体系 [3] - Moto手机系列全面融入AI能力,拓展消费端AI应用场景 [4] - 万全异构智算平台3.0通过液冷技术等差异化技术提升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 [4][5] - 约4亿台活跃设备为智能体协作、行业解决方案及AI+云服务提供多元化变现路径 [5] AI智能体战略 - 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具备多模态感知、认知决策与自主演进三大能力,集成AI控制、搜索、翻译、笔记与服务五大功能 [2] - 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定位为企业级硅基员工,基于混合式AI架构实现流程编排、任务自动化与多形态交互 [2] - 智能体采用端云混合架构,兼顾智能化与数据安全 [2] AI PC产品布局 - 通过CPU+NPU+GPU本地异构算力实现算力分层: - 高性能dGPU机型(如ThinkPad T14p、昭阳X7、ThinkStation P368)面向复杂AI任务 [3] - 高阶NPU机型(如ThinkPad X1/X9/X/T)满足主流政企应用 [3] - 入门级NPU机型(如ThinkPad L、昭阳X5、ThinkCentre/启天M)保障普及化与性价比 [3] - 通过ThinkPad(高端)、昭阳(国产化)、ThinkCentre/启天(政企规模)三大品牌协同覆盖全产品线 [3] 移动端AI整合 - Moto AI手机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支持AI翻译、通话、识屏及出行等多场景应用 [4] - Razr 60系列采用折叠设计与AI影像优化,edge 60系列覆盖年轻群体 [4] - 手机业务与AI PC、企业智能体形成互补生态 [4] 智算平台技术突破 - 万全异构智算平台3.0核心优化大模型训练、推理与应用效率 [4] - 液冷技术历经6代演进(2012年iDataplex dx340M4至2025年ThinkSystem M1380) [4] - 热回收率从85%提升至97%,单机柜支持>180kW且100%液冷 [4] - 兼容AMD、Intel、NVIDIA的CPU/GPU加速计算及CXL扩展 [4] - 预训练阶段通过算力匹配、超智融合调度等技术将GPU利用率从80%提升至95% [5] - 训练与推理阶段实现AI推理加速(性能提升5-10倍)、AI编译优化(成本降低15%+)及专家并行算法(延迟降低3倍) [5] 协同效应与增长潜力 - AI PC战略与智能体生态协同,依托4亿台活跃设备形成流量入口 [5] - 未来增长路径包括智能体协作、行业解决方案及AI+云服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