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加速释放,营收60.98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15%)[1][9] - 2025Q2单季度营收35.99亿元(同比+29%,环比+44%),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53%,环比扭亏)[1][9] - 新技术周期启动,钢壳电池、硅负极技术即将量产,推动消费电池业务增长[2][16] - 动储电池业务聚焦高倍率场景,子公司浙江冠宇2025H1收入9.73亿元(同比+140%),同比减亏超1.6亿元[3][17] - 折旧政策调整(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改为3-40年,部分机器设备改为8年)将更合理体现盈利能力[3][1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23.31%(同比-1.08pct),净利率1.12%(同比+0.69pct)[9] - 2025Q2毛利率24.65%(环比+3.27pct),净利率3.47%(环比+5.73pct)[1][9] - 调整后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10/14.01/18.08亿元(原预测8.46/12.86/17.02亿元),同比增速+42%/+130%/+29%[4][19] - 对应EPS 0.54/1.24/1.60元,动态PE 42/18/14倍[4][19][20] 消费电池业务 - 2025H1销量约2亿只(同比+17%),其中笔电类/手机类/其他消费类电池销量分别增长7%/43%/80%[2][15] - 电芯PACK自供比例44.43%(同比+3.68pct)[2][15] - 笔电领域与惠普、联想、戴尔、苹果等头部品牌合作,市占率居行业前列[2][15] - 手机领域与苹果、小米、华为合作深化,供应份额持续提升,并与三星开展技术探讨[2][15] - 其他消费电池(无人机、智能清洁电器、MR/AR、可穿戴设备)快速增长,2025年首次以Cell+Pack模式为三星供应高端智能手表电池[2][15] 技术创新与量产计划 - 钢壳电池:2025H2携手全球头部手机品牌量产,价格较传统软包电池有望翻倍[2][16] - 硅负极电池:2025年在客户折叠机型中量产25%硅含量电池(国内最高比例),并推进全硅负极研发[2][16] - 固态电池:全惰性气体保护环境的全固态锂电池实验线已建成[2][16] 动储电池业务 - 聚焦无人机电池与汽车低压电池等高倍率场景[3][17] - 汽车低压电池2025H1出货超70万套,获上汽、智己、GM、捷豹路虎、理想、奇瑞、广汽、吉利、Stellantis、奔驰、蔚来等车企定点[17] - 无人机电池收入同比增长超200%,与大疆深度合作,并推进物流无人机和eVTOL项目[17] - 两轮车电池聚焦高端电摩产品,客户包括春风动力、南京瑞摩等[1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预测营收138.08/183.48/217.92亿元,同比增速+19.6%/+32.9%/+18.8%[5][20] - ROE预计提升至8.2%/16.3%/18.1%[5][20] - 当前股价22.75元,总市值257.55亿元,动态PE低于可比公司豪鹏科技(30.79倍)[6][20]
珠海冠宇(688772):业绩释放加速,新技术周期消费领军企业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