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18% 较一季度3.85%的增速边际向上 净利润同比增长2.02% 业绩增长稳健 [6] - 息差韧性较强 二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下降4个基点至1.10% 资产收益率下降15个基点至2.75% 计息负债付息率下降11个基点至1.65% [6] - 资产质量总体稳健 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8% 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2个基点至2.04% 逾期率较年初下降13个基点至1.6% [6] - 区位优势显著 扎根上海并深耕长三角 粤港澳 京津冀等国家战略区域 [6]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PB分别为0.56倍 0.54倍和0.50倍 PE分别为5.56倍 5.30倍和5.10倍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86.72亿元 同比增长3.38% 归母净利润235.60亿元 同比增长4.88% [4]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548.99亿元 同比增长3.61% 归母净利润246.45亿元 同比增长4.61% [4]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567.54亿元 同比增长3.38% 归母净利润258.49亿元 同比增长3.95% [4]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586.72亿元 同比增长3.38% 归母净利润268.70亿元 同比增长4.00% [4] - 2024年每股收益1.60元 净资产收益率10.40%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1.73元 净资产收益率10.29% [4] - 2025年上半年净非息收入同比增长8.1% 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6.0% 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2.1% [6] 业务增长与结构 - 2025年上半年生息资产同比增长2.0% 贷款同比增长0.9% 其中对公贷款同比增长0.2% 零售贷款同比下降6.4% 票据同比增长27.2% [6] - 2025年上半年计息负债同比增长2.1% 存款同比增长1.8% 其中对公存款同比下降0.5% 零售存款同比增长6.4% [6] - 对公贷款投放结构优化 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2.2% 泛科技类贷款同比增长10.7% 批发零售业贷款同比增长2.7% 房地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6% 泛政信类贷款同比下降0.6% [6] - 新增贷款中制造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贡献最大 占比分别为40.3% 37.3%和13.5% [6] - 零售贷款增长承压 按揭贷款同比增长1.9% 信用卡贷款同比下降13.0% 消费贷款同比下降0.7% 经营贷款同比下降20.2% [6] - 存款结构改善 活期存款占比34.7% 较年初上升0.7个百分点 对公活期存款同比增长4.5% 个人活期存款同比增长9.3% [6] 资产质量 - 对公贷款不良率延续下降趋势 较年初下降1个基点至1.36% 其中制造业不良率下降10个基点 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下降43个基点 [6]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7个基点至1.30% 但消费贷款不良率下降19个基点至1.26% [6] - 房地产业不良率较年初大幅上升161个基点 [6] - 不良贷款结构中对公与零售占比为70:30 前五大不良贷款行业为房地产业(18.83%)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6.72%) 个人经营贷款(11.95%) 批发零售业(9.32%) 制造业(9.24%) [6] - 拨备覆盖率243.64% 环比下降27.6个百分点 拨贷比2.87% 环比下降32个基点 [6] 资本与规模 - 总股本14,208.97百万股 流通股本14,208.97百万股 [1] - 市价9.64元 市值136,974.49百万元 流通市值136,974.49百万元 [1] - 预测2025年贷款总额增长5.00% 生息资产增长6.6% 存款余额增长5.0% [23] - 资本充足率14.21% 核心资本充足率10.3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