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光大控股(00165):资负共振,锚定科创,拐点已现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价14.18港元 对应0.73倍市净率[7][11] 核心观点 - 资负共振下看好业绩爆发 投资端前瞻布局科技创新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 负债端资金成本持续下行[2] - 分部估值合计239亿港元 基金管理业务采用P/AUM估值对应市值53亿港元 自有资金和种子基金部分采用PB估值对应市值186亿港元[1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20.44/24.19/27.91亿港元 同比增长207.09%/18.34%/15.36%[11] 业务结构 - 形成私募资产管理和自有资金投资两大业务板块 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覆盖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投资、母基金投资 自有资金投资覆盖基石性投资、财务性投资、重要企业投资[11] - 截至2025年6月底管理总规模1194亿港元 涵盖72只基金 包括43只一级市场基金、20只二级市场基金及专户、9只母基金产品[24][59] - 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持有54个投后在管项目 合计账面价值约342亿港元[67] 投资端表现 - 基金管理规模触底回升 从2024年1174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194亿港元[32][35] - 退出回报倍数大幅提升 从2024年1.54倍升至2025年上半年2.78倍[63][65]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扭亏为盈 实现16.94亿港元收益 其中财务性投资取得11.57亿港元收益[45] 科技创新布局 - 自2021年以来新成立基金全部面向高科技领域 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绿色投资领域[61] - 财务性投资覆盖长江存储、上海微电子、商汤科技、银联商务、贝达药业、武汉新芯、Circle等科技领军企业[80] - 重要企业投资特斯联为AIoT企业 2024年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83.2% 在手订单超23亿元[9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9亿港元实现扭亏 营业收入20.68亿港元[26][2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691.85亿港元 同比增长1411.61%[5][11] - 财务成本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33个基点至3.14%[52] 估值分析 - 基金管理业务采用P/AUM估值 给予8.56%的P/AUM比率并折价50% 对应估值52.78亿港元[100] - 自有资金投资采用PB估值 可比公司平均PB为0.53 对应估值186亿港元[101] - 合计目标市值239亿港元 较当前市值150.16亿港元有59%上行空间[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