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6][34]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自动驾驶出行大规模商业化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Robotaxi和Robotruck服务及技术授权业务[3][19] - 2025Q2营收同比增长76%至2146万美元,主要受益于Robotaxi服务及授权业务强劲增长[1][7] - 公司正加速推进第七代Robotaxi量产,目标2025年底实现1000辆部署,并已在北上广深开展运营[3][23] - 全球化布局加速,与迪拜、卢森堡、韩国等地区达成合作,拓展海外市场[3][30][32] - 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成为首个L4自动驾驶成分股,标志技术获主流投资认可[34] 财务表现 营收与利润 - 2025Q2营收2146万美元(同比+75.9%,环比+53.5%)[1][7] - 2025Q2净利润-5310万美元(2024Q2为-3072万美元)[1] - 2025H1营收3543万美元(同比+43.3%),净利润-9609万美元[7] - 分业务收入: - Robotaxi服务153万美元(同比+157.8%),乘客车费收入同比增超300%[1][8] - Robotruck服务952万美元(同比-9.9%),因优化运营聚焦高利润率[1][8] - 授权与应用收入1041万美元(同比+901.8%),因域控制器交付量增加[1][8]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Q2毛利率16.1%(同比+16.5pct,环比-0.4pct),因高毛利业务优先发展及成本优化[2][14] - 2025Q2费用率301.7%(同比-1.6pct,环比-115.8pct)[2][16] - 研发费用率228.5%(同比-9.4pct)[16]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73.2%(同比+7.8pct),因人员及专业服务费用增加[16] 未来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0.80/0.93/1.95亿美元(同比+7.0%/15.4%/110.3%)[4][34] - 预计归母净利润-2.27/-2.20/-1.95亿美元[4][34] 业务进展 Robotaxi规模化运营 - 与广汽、北汽合作量产第七代Robotaxi,已生产超200辆,目标2025年底达1000辆[3][23] - 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200万公里,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3][23] - 人车比例优化至1:30(2025年底目标),通过远程协助及保险成本控制[3][23] - 在上海浦东推出全无人收费服务,运营时段覆盖通勤需求[24][27] 战略合作与生态扩展 - 与深圳西湖集团合作落地千台级Robotaxi,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3][26] - 与岭南控股合作开发"自动驾驶+大旅游"场景[3][26] - 用户注册数同比增136%,服务时间延长至24小时[27] 全球化布局 - 迪拜:2025年路测,2026年目标全无人商业化[3][30] - 欧洲:卢森堡启动测试[3][32] - 亚洲:韩国获国家级测试许可,拓展首尔24小时运营[3][32] 行业地位与估值 - 估值指标(2025E):PS 60.69x,PB 48.76x[35][37] - 同业对比:PS高于特斯拉(11.50x)、小鹏(1.56x)等企业[35]
小马智行(PONY):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6%,Robotaxi规模化运营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