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19.69%;归母净利润为-1.68亿元 [2][5] - 2025Q2实现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77.94%,环比增长57.31%;归母净利润为-0.82亿元 [2][5] - 2025Q2研发费用支出0.3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3.68% [11]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环比均有所降低,反映较强费用控制能力 [11] 业务进展 - 新业务锂电和交通领域收入同比增长305.35% [11] - 光伏领域收入减少及开工率下降导致阶段性亏损 [11] - 交通领域:与合作伙伴共同拓展碳陶制动后市场,近期获得定点 [11] - 锂电领域:与主要头部硅碳企业建立良好客户关系,提供个性化多孔碳产品解决方案 [11] - 氢能领域:与北京氢璞创能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氢燃料电池碳纸领域;获得国内知名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定点开发通知书 [11] 战略与运营 - 公司深耕先进碳基材料领域,围绕碳基材料产业化平台战略,重点拓展碳基材料在交通、锂电等领域的应用 [11] - 全面落实提质、降本、增效措施,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构建差异化壁垒 [11] - 积极调整市场重心,加大新业务市场拓展力度,丰富先进碳基材料产品在各领域的多元化应用 [11] - 调整、优化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进一步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经营效率 [11] - 光伏和半导体领域主动调整客户合作策略,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11] 未来展望 - 随着光伏反内卷持续推进,产业链价格和盈利有望得到修复 [11] - 公司将持续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工作,重点推进碳陶制动盘、锂电热场部件、多孔碳等新产品的市场推广 [11]
金博股份(688598):研发保持高强度,平台化公司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