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推荐/首次评级 [2] 核心观点 - 煜邦电力作为电能计量领域先行者,依托技术积淀向高附加值业务拓展,覆盖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电网信息化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多个方向 [3] - 公司业务形成智能电力、智能巡检、信息技术服务及储能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格局,其中储能业务2024年交付额达3.05亿元,成为新增长点 [4][12] - 2024年业绩实现历史性突破,营业收入达9.4亿元(同比增长67.35%),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5.77%),主要受益于下游订单增长及储能业务爆发 [1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8亿元、14.56亿元、18.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1.95亿元、2.46亿元 [12][13] 业务板块分析 - 智能电力产品:包括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核心终端设备,具备高精度、多模式通信和低功耗优势,主要通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集中招标采购 [4][32] - 智能巡检业务:作为行业早期进入者,与国家电网通航公司、南网超高压等核心客户建立稳固合作,提供输电线路数字化管理及通道风险评估等深度服务,并延伸至光伏、森林防火等领域 [4][32] - 信息技术服务:承接国家电网等科研项目,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与运维,覆盖调度、营销等多业务领域 [4][33] - 储能业务:2023年战略布局,引进专业团队,形成智能制造体系与构网型技术等核心竞争力,2024年交付额达3.05亿元 [4][12][33]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5H1研发投入3,107.92万元,占营业收入8.78%,近五年研发投入维持在9%左右,显著高于可比公司 [5][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拥有知识产权395项,包括专利161项、软件著作权233项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 [5][38] - 核心专利聚焦高壁垒领域,如"面向光伏消纳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攻克毫秒级动态支撑与多时序调度矛盾 [38] - 软件生态包括"煜邦纤目"激光点云平台(缺陷识别效率提升40%)和"煜邦极目"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输电线路毫米级建模) [3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67.35%),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95.77%) [12][13] - 2025H1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微增0.35%),受智能电表行业招标金额年度波动影响 [4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02%、27.93%、25.89%,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4.56%、30.24%、26.21% [13] - 销售净利率由2023年6.61%回升至2024年11.92%,毛利率稳定维持在30%以上 [44] 行业背景与机遇 - 智能电网投资持续增长,智能化投资占电网投资比例由6.2%提升至11.7%,用电环节智能化投资比重最高(30.8%) [58][62] - 智能电表招标量随八年更换周期波动,2024年招标总量8939万台(中标总金额249.2亿元),单价较2020年提升约30% [73] - 低空经济驱动智能巡检需求,2024年中国电力巡检无人机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达89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8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GW(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预计2025年达131.3GW [92][96] 竞争优势 - 全产业链布局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及调度等电力全环节,形成综合服务能力 [5][107] - 客户优质,主要为国网、南网等大型央企,需求稳定,回款保障性强 [12][32] - 储能业务具备直流侧集成能力,自建智慧生产基地,现有年产能5GWh,预计2025年提升至10GWh [87][88]
煜邦电力(688597):多业务协同驱动业绩向好,储能有望开辟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