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8月城投债券审批呈现注册额度微降、审批节奏尤其是弱资质区县明显放缓、终止发行规模下降特点;供给端城投债审批偏紧,供给难言“放量”,需求端优质城投债需求旺盛,短债策略占优;“3号指引”影响持续,信用分层趋势深化,未来审批政策将保持严格推动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 [6][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注册情况:城投注册额度微幅下降 - 8月城投平台注册额度微幅下降,交易所注册规模上升至2146亿元,DCM注册规模下降至1638亿元 [3][12] - 分行政层级,省级注册项目拟发行规模从983亿元降至768亿元,区县级从1713亿元降至1330亿元,地级市从1136亿元升至1687亿元 [15] - 分区县资质,弱资质区县注册规模下降,预算收入50亿以下区县级平台债券注册规模从599亿元降至502亿元 [18] - 分省份,四川、安徽、广东规模环比上升,山东、重庆、江西规模环比下降,湖南规模持续下降 [20] 审批反馈:弱资质区县明显放缓 - 8月DCM审批节奏略微提速,交易所审批节奏小幅放缓,DCM平均反馈次数2.4次,反馈时间41.0天,交易所反馈4.4次,反馈时间80.1天 [4][25] - 分发行方式与层级,私募城投公司债反馈时间变动大,地级市大幅缩短,区县级大幅延长 [29] - 分省份,重庆、天津、北京等地审批节奏加快,安徽、山西、湖北等地审批反馈天数拉长 [33] - 分区县资质,弱资质区县平台债券审批节奏明显放缓,预算收入50亿元以下区县平台反馈天数从60.3天升至118.1天 [36] 终止发行:终止项目规模明显下降 - 8月终止项目规模明显下降,拟发行规模从230亿元降至110亿元,项目从17个降至8个 [5][38] - 分省份,城投平台终止项目主要出现在山东、河北,受地级市平台影响大 [4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月城投债审批呈现注册额度微降、审批节奏放缓、终止发行规模下降特点 [6][49] - 供给端城投债审批偏紧,需求端优质城投债需求旺盛,短债策略占优 [6][49] - “3号指引”影响持续,信用分层趋势深化,未来审批政策将保持严格推动转型 [6][49]
8月审批视角看城投:弱资质区县城投审批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