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508.26美元[7][5] 核心观点 - 马斯克以每股389.3美元增持256.9万股(价值约10亿美元) 体现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1] - 9月多重利好集中释放: Model YL热销 IRA补贴取消前冲量 内华达州Robotaxi路测许可 FSD V14即将上线[1] - 2025-2026年Robotaxi/FSD/机器人有望逐步落地 AI能力或触发估值范式跃迁[1][12] - 采用SOTP估值法 2030年综合市值折现回2025年达1.64万亿美元[5][18] 业务进展 汽车业务 - 美国市场: IRA法案7500美元税收补贴9月30日取消 短期显著提升销量[2] - 中国市场: Model YL8月19日上市售价33.9万元 较Model Y长续航版在车长/轴距/操控/舒适性方面升级[2] - Model YL上市15天累计订单突破12万辆 证明"性价比"爆款路线成功[2] 自动驾驶与Robotaxi - 9月11日获内华达州公共道路Robotaxi测试许可[3] - FSD V14版本9-10月推送 模型参数数量提升10倍 马斯克预计驾驶能力将超越人类2-3倍[3] - HW5.0或于2026年实现量产搭载[3] - 管理层目标2025年内逐步移除安全员并扩大无人值守运营区域[3] 机器人业务 - Optimus V3正在敲定设计 将搭载复杂手部设计和26个执行器/手臂的"AI思维"系统[4] - Optimus V39-11月将迎来定型 量产和发布节点密集[4] 公司治理 - 公司为马斯克制定潜在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重点目标10年内市值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8.5万亿美元[4] 财务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 2025年营业收入1240.78亿美元(同比+27.01%) 归母净利润97.48亿美元(同比+37.47%)[11] - 2026年营业收入1430.70亿美元(同比+15.31%) 归母净利润103.62亿美元(同比+6.30%)[11] - 2027年营业收入1648.34亿美元(同比+15.21%) 归母净利润124.42亿美元(同比+20.07%)[11] 分部估值 - FSD业务: 2030年利润95亿美元 给予60倍PE(前值55倍) 折现回2025年市值3753亿美元[5][14] - Robotaxi: 2030年利润120亿美元 给予60倍PE(前值40倍) 折现回2025年市值4798亿美元[5][15] - 机器人: 2030年利润115亿美元 给予60倍PE(前值42倍) 折现回2025年市值4589亿美元[5][16] - 汽车硬件: 2030年利润135亿美元 给予25倍PE 折现回2025年市值2249亿美元[5][17] - 能源业务: 2030年利润48亿美元 给予30倍PE(前值20倍) 折现回2025年市值962亿美元[5][17] 估值方法 - FSD估值参考三层对标:软件层对标Adobe(P/S 11倍) 技术层对标Waymo(估值超450亿美元) 生态层对标苹果[13] - 认为FSD需跳出传统SaaS框架 参考AI芯片 云计算与尖端科技公司定价逻辑[12]
特斯拉(TSLA):马斯克大幅增持,9月催化集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