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9.24”新政一周年:专精特新领涨,估值弹性兑现,生态跃迁开启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在“9.24”新政一周年期间表现亮眼,北证专精特新和北证50指数涨幅分别达210.02%和163.26%,显著优于其他主要指数 [2] - 新政周年行情可分为四轮,前三轮由估值低位、小市值高弹性及AI、科技等产业趋势驱动,北交所领涨;第四轮表现为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补涨行情 [2] - 当前市场需关注国庆长假带来的避险情绪,本周北证50指数下跌3.11%,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所下滑 [3] - 展望后市,建议关注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反内卷及储能等方向,聚焦北交所具备稀缺性和专精特新属性的新质生产力公司 [66] 市场表现与行情回顾 - 整体表现优异:自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4日,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210.02%和163.26%,远超沪深300(42.12%)、科创50(126.50%)和创业板指(108.14%)的涨幅 [2][13] - 第一轮行情(2024/9/23-2024/11/7):北证双指数涨幅巨大,专精特新和北证50分别上涨143.23%和134.9% [2][14][15];此轮行情起点估值低,北交所市盈率TTM仅17.62X,低于科创板(32.93X)和创业板(25.33X) [18][19];小市值(20亿以下涨幅均值158.91%)和信息技术行业(涨幅均值256.70%)表现最为突出 [20][21] - 第二轮(2025/1/13-2025/3/18)与第三轮行情(2025/4/7-2025/5/21):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涨幅分别为53.59%和45.72%,北证50指数涨幅分别为44.16%和41.73% [2][22][25][26][28];行情受益于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科技产业叙事,20亿以下小市值企业在第二轮涨幅均值达61.91% [22][29][31][32];行业方面,第二轮高端装备和信息技术领涨(涨幅均值分别为69.74%和68.67%),第三轮医药生物领涨(涨幅均值53.10%) [22][35][36][38] - 第四轮行情(2025/8/1-2025/9/24):市场风格切换,科创50和创业板指涨幅(40.48%和37.15%)高于北证双指数(北证专精特新13.88%,北证5011.22%) [2][39][40];北交所内部化工新材行业(涨幅均值19.40%)和100亿以上大市值企业(涨幅均值10.60%)表现相对较好 [2][42][45] 近期市场动态 - 指数与估值:截至2025年9月26日当周,北证50指数报1,528.98点,周下跌3.11%,指数PE TTM为71.74X;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报2,652.61点,周下跌3.49%,指数PE TTM为81.82X [3][51][55][56];北交所整体PE估值由前一周的53.66X下跌至50.83X [46][47] - 流动性:当周北证A股日均成交额为221.62亿元,较上周下滑20.71%;日均换手率为4.72%,较上周下降1.27个百分点 [3][48][50] - 估值结构:截至2025年9月26日,北交所PE TTM超过45X的企业数量达143家,占比51.62%,其中60家企业PE TTM超过105X,占比21.66%,过高估值企业数量已超过2024年11月7日的前期高点 [57][58][59][60][61] - 行业估值:按开源证券分类,北交所五大行业PE TTM(剔除亏损)分别为:高端装备42.53X、信息技术102.55X、化工新材47.51X、消费服务54.90X、医药生物44.06X [3][62][64] 上市与新股情况 - 新股表现:2024年初至2025年9月26日,北交所共有38家企业新上市,新股首日涨跌幅均值高达264.20%,中值为243.22% [69][74][78][79];2025年上市的15家公司首日涨幅均值为335.51%,本周新股锦华新材首日涨幅为133% [69][74] - 发行节奏:2024年全年发行新股23家,2025年至今(9月26日)上市企业为15家,近期发行审核会议频率有所提升 [69][80][81] IPO审核与监管动态 - 审核进展:2025年9月22日至26日当周,精创电气、大鹏工业、泰凯英3家企业更新审核状态至“已注册”;蘅东光更新状态至“已过会”;新天力将于9月30日上会审议 [4][83][84] - 监管动态:当周,北交所继续将退市风险警示股票“*ST云创”列为重点监控股票;对10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并对41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专项核查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