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深圳国资控股的交通规划龙头,正加速向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转型,智慧交通业务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7%提升至2024年的56%,板块收入CAGR达61% [1] - 公司深度布局低空经济“投-建-营”全产业链,参与制定国家准体、发布全国首个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截至2024年底低空经济在手订单超3亿元,有望受益于全国低空建设提速 [3] - 公司在“车路云”领域率先发布深圳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国内首个落地的城市级车路云平台),形成从路侧基础设施建设到智慧交通运营的全链条能力,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建设加速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15/1.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0/0.22/0.2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2/158/148倍 [4] 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为深圳城交中心,2019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控股股东变更为深智城,实控人为深圳国资委,在深圳交通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1][14][15] - 公司依托控股股东赋能,参与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轨交五期建设规划等多个市级重点项目,深圳地区收入占比达70%以上 [1][3] - 公司业务结构显著优化,2024年智慧交通/规划咨询/工程设计与检测业务分别实现营收7.36/3.55/2.24亿元,占比56%/27%/17% [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6亿元,同比下降7.3%,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34.7%,主要受传统业务需求承压及减值规模提升影响 [4][22] - 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25.8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新质业务(包括大数据软件与智慧交通、低空经济、交能融合等)签单同比高增138%,业务占比超67% [24]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5%,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主要因传统业务竞争加剧及毛利率较低的智慧交通业务占比提升 [28] 低空经济业务 - 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加码,基建需求有望快速放量,预计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2万亿元,按15%-20%固投比例对应低空基建市场规模约3000-4000亿元 [2] - 低空建设已纳入专项债及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约5000亿元,主要投向低空经济等领域,有望打通资金堵点 [2][42] - 公司深度参与深圳低空建设,深圳规划2024-2026年低空基建投资规模超120亿元,“十五五”期间预计突破200亿元 [43] - 公司推出“一网统飞低空智慧巡检服务平台”,并联合顺丰丰翼等企业开展商业化应用,截至2024年底低空经济在手订单超3亿元 [3][56] 车路云业务 - “车路云”政策加快推进,预计到2030年行业总产值将达2.6万亿元,其中路侧基建增量约4174亿元 [4][74] - 2024年7月国家确定20个城市作为“车路云”试点城市,行业迈入快速发展期,路侧基建需求有望率先放量 [74][75] - 公司于2024年底率先发布深圳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并落地无人物流、自主泊车等多项智慧交通商业应用,形成全链条能力 [4]
深城交(301091):智交千里通衢阔,低空寰宇乘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