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影医疗(688271):公司深度报告:创新引领突破,国产影像诊疗龙头扬帆起航

投资评级 - 联影医疗获得"买入"评级 [2][4] 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是中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已形成覆盖CT、MR、MI、XR、RT五大产品线的布局 [1] - 集中采购政策正驱动国产替代显著提速,预计核医学设备国产化率将快速提升,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度 [1] - 公司构建三层全球化战略,CT、MR、MI产品线在北美、欧洲等高端市场及印度等新兴市场出海放量,海外业务高增速有望延续 [1] - 公司在AI赋能与光子计数CT领域引领技术创新,推出"元智"医疗大模型及国产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医院范式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23.12亿元、146.29亿元、172.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9亿元、23.84亿元、29.19亿元,对应PE分别为64X、51X、42X [2]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全线自主研发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通过全球协同提升高端医疗设备及服务可及性 [15] - 公司前瞻性布局全球化,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等多地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形成健全的全球研发销售运营体系 [18][1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3.00亿元,同比下滑9.73%;归母净利润为12.62亿元,同比下滑36.09% [27]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回暖,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为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27] - 公司销售费用率2024年为17.70%,25H1为15.60%;研发费用率2024年为17.10%,25H1为12.74%,坚持市场开拓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30]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设备,2024年该部分收入84.45亿元,占比81.99%;维修及技术服务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26.80% [38] - 海外收入增长迅猛,2024年达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占比提升至22.46%;25H1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9%,占比18.99% [37] 产品线运营分析 - CT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15.15亿元,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于2025年8月获批上市,高端产品商业化转化持续提速 [41] - MR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0%,以uMR Jupiter 5T为代表的超高端设备全球放量,中国市场占有率提升 [41] - MI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9%,PET/CT产品线中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第一,全球长轴PET/CT装机量居首 [41] - XR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6.59%,XR与DSA业务双线突破,市场渗透显著提速 [41] - RT设备:25H1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公司聚焦全流程智能化,构建一体化自主可控的放疗解决方案 [41]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出厂端)2020年为537亿元,预计2030年达到1085亿元,2020-2030E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28% [77] - 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2020年达43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627亿美元,2020-2030E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84% [77] - 中国与发达国家人均设备保有量存在较大差距,以MR为例,2018年中国人均保有量约9.7台/百万人,而日本、美国分别为55.2、40.4台/百万人,有3-4倍增长空间 [108] - 中国高端设备国产化率低,64排以上CT国产化率不到10%,2020年国内新增CT设备中仅35%为64排以上高端设备,预计2030年提升至40.8% [94] - 欧盟地区有接近20%的在役放射影像设备使用年龄超过10年,存在明显的更新需求,为全球市场提供增长契机 [84][85]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 - 公司掌握CT用探测器、球管、高压发生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球管已实现2-5MHu全部自主研发及量产,8MHu以上球管正推动量产落地 [97] - 图像重建算法持续突破,uCT Atlas Pro搭载获得FDA认证的AIIR Pro深度学习迭代重建算法,实现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的跨越式提升 [103] - 推出"元智"基座医疗大模型及"元"医院概念,依托全智能化医疗健康生态,打造下一代医疗智能平台的操作系统 [2][51] - 光子计数CT技术将像素面积缩小至传统的1/9,显著提升空间分辨率,在整机设计、重建算法、能谱应用等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103] - 联影医疗研发费用率长期显著高于行业水平,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1.95%,为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