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688271)

搜索文档
中邮科技:解聘尚德威先生总经理职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4 21:08
(编辑 楚丽君)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14日晚间,中邮科技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经营管理需要,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 议通过,董事会同意解聘尚德威先生的总经理职务,解聘后尚德威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解聘事 项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
联影医疗:多款创新产品加速进入临床与商业化阶段,计划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初陆续推出全线超声新品
财经网· 2025-10-14 18:22
近日,联影医疗举办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高管表示,围绕"诊疗一体化"战略,联影医疗持续 投入研发,当前在MR、CT、MI、XR、RT以及超声等重点业务领域均取得阶段性突破,多款创新产品 正加速进入临床与商业化阶段。 首先在超声领域,公司战略定位清晰,致力于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全覆盖、高性能、数智化"的临床超 声产品与解决方案,并实现全面自主可控。公司在高性能成像平台、传感器核心技术、智能成像算法及 临床工作流优化等方向持续攻关,已构建可扩展的超高通道硬件平台与智能化软件平台,形成从超高端 到中端、便携及无线掌上设备的完整产品矩阵,覆盖主要临床场景。 此外,联影医疗计划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初陆续推出全线超声新品,并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布。未来将通过 强化与顶级医疗机构的合作,深化科研应用示范,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 2025年,公司推出新一代uMI Panvivo,采用可拓展长轴设计,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与临床适应性,已 在北美和欧洲市场获得积极反响。随着创新诊疗药物的发展及PET/MR的临床普及,分子影像业务将持 续放量,成为公司高端影像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XR领域,公司提供全场景、多层次影像解决方 ...
研报掘金丨中信建投:维持联影医疗“买入”评级,下半年整体业绩在低基数下有望实现高增长
格隆汇APP· 2025-10-14 17:51
格隆汇10月14日|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联影医疗是国产医学影像设备龙头,长期增长动力强劲。短 期来看,在2025年新一轮设备更新项目落地的驱动下,国内行业招投标有望延续上半年的改善趋势,同 时海外收入下半年有望加速增长,下半年整体业绩在低基数下有望实现高增长;同时,国内大型医用设 备配置证调整政策有助于公司中高端及高端产品需求逐步释放,核心零部件、产品力、品牌、渠道等多 方面优势下市场份额有望提升。中期来看,海外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有望 为集团整体增长贡献弹性。长期来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有望维持行业领先 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
上海: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强磁场”
科技日报· 2025-10-14 13:07
卢力媛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从领跑全国的创新药械数量,到占全国35%的创新药海外授权数量;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到支撑全生命周期的产业 基金;从规上企业数量稳步扩张到跨国企业在沪布局不断深化……上海生物正形成全球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强磁场"。 10月13日,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以下简称产业周)拉开帷幕。作为汇聚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相关方的高能级平台,产业周不仅是一场 展示前沿医药技术与创新成果的盛会,更是观察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的窗口。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强大的策源功能和转化支撑。"十四五"期间,上海生物医药领域有6项研究登上三大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 《自然》《科学》封面。同时,在全球医学领域四大顶尖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英国医学杂志》中,来自 上海的研究成果近年快速增长,从2021年的24篇跃升至2024年的52篇,总数达127篇。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唐军介 绍:"《细胞》期刊发布的'Best of Cell 2024'榜单12篇研究论文中,有3篇出自上海。" "今年,复宏汉霖的汉斯状在欧盟获批上市,有幸成为 ...
医药行业周报:25Q3业绩前瞻:创新药持续快速放量 出口业务预计表现较好
产业信息网· 2025-10-14 10:59
药公司正在以全球First-in-class 的姿态快速崛起;2)出海能力加速提升,中国药企已成为MNC 非常重 视的创新转换来源。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 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美好医疗等。需求端和支付端也在持续推动新增量:3)老 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 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另外,新技 术也在加 速行业变革:5)AI 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展望25Q4,继续看好创新药 主线,关注三季度业绩开始企稳回升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医疗设备和家用器械板块,布局2026 年行业 有望迎来反转的老龄化及院外消费(药店、中药等),同时建议关注估值较低的麻药、血制品等。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热景生物、中国生物制药、方盛制药、马应龙; 十月建议关注组合:恒瑞医药,信立泰,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热景生物,上海谊众,方盛制药, 马应龙,鱼跃医疗,人福医药。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9 月29 日至10 月10 日,医药指数上涨0. ...
联影医疗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1.08亿元,融资余额10.9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38
截至6月30日,联影医疗股东户数1.65万,较上期减少23.01%;人均流通股35953股,较上期增加 29.89%。2025年1月-6月,联影医疗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9.98亿元, 同比增长5.03%。 分红方面,联影医疗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1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联影医疗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 (588000)位居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2654.4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21.69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201.6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81.97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 (588080)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046.9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87.76万股。华宝中证医疗ETF (512170)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638.9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93.81万股。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10月13日,联影医疗跌2.15%,成交额12.98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联影医疗获融资买入额1.08亿 元,融资偿还1.23亿元,融资净买入-1453.89万元。截至10月13日,联影医疗融资 ...
国际TOP20药企、医疗器械企业各有19家在上海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 产业规模逐年增长 上海生物医药越来越有显示度
解放日报· 2025-10-14 09:36
记者 黄海华 衡量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创新水平有一个"金标准"——获批创新药械的数量。 记者从昨天开幕的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创新成果展"获悉,2021年至2025年9月,上海获 批上市国产1类创新药合计30个,占全国17%。其中,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有4款产品上市,占全国 57%;获批上市境内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45个,占全国20%。这些数据意味着,上海正领跑全国药械创 新。 今年前6个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5005.66亿元,全年突破万亿大关在即。 正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上海,产业规模逐年增长,从2021年7617.14亿元增长至 2024年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4%;制造业产值从2021年1712亿元增至2024年2011.6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6.9%。 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涵盖制造、服务和批发业。复星医药、上海医药 等7家企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联影医疗全球医疗器械排名升至第57位。2021年至2024年上海累 计46家企业IPO上市,今年截至9月上海新增上市企业4家,另有多家企业正在推进上市。国际TOP20药 企和TOP2 ...
中国医疗保健-2025 年第三季度展望:联影医疗和乐普医疗引领收入增长,智飞生物仍处于周期低谷-China Healthcare_ 3Q25 preview_ United Imaging & Lepu to lead revenue growth, Zhifei still at cycle trough
2025-10-13 23:1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1] * 涉及的公司包括:联影医疗、乐普医疗、甘李药业、华兰生物、迈瑞医疗、新产业、通化东宝、科伦药业、安图生物、华润三九、爱尔眼科、万泰生物、金域医学、迪安诊断、智飞生物等[1][2][6][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览 * 联影医疗预计引领收入增长,同比增长44%,达23.27亿元人民币,主要驱动力是中国医院招标数据的改善已开始反映在财务报表中[1][6] * 乐普医疗预计实现38%的快速增长,原因包括去年同期受“四同”政策影响导致制药业务基数较低,以及医美等消费医疗板块可能贡献增量收入[1][6] * 甘李药业预计维持23%的稳健增长,持续受益于胰岛素集采续约,且海外业务拓展进展良好[1][6] * 智飞生物仍处于收入周期低谷,预计收入同比下降30%至31.77亿元人民币,原因是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于2025年6月4日上市后竞争加剧,公司已开始提供折扣以加速去库存[2][6] * 两家ICL公司(金域医学、迪安诊断)预计继续录得负收入增长,但行业价格压力已趋稳,收入趋势接近拐点,增长可能在第四季度转正[2][6] * 部分公司净利润变动显著:乐普医疗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62%[6] 通化东宝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6%[6] 益丰药房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1%[6] 而智飞生物净利润为负且恶化,浙江华海因有效税率提高净利润下降22%,康泰生物因毛利率下降及研发费用率提高净利润下降79%[6]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通化东宝2025-2027年收入预测3.0%-4.0%,净利润预测1.5%-6.5%,以反映其在胰岛素集采续约后市场份额的提升[7][8] * 下调科伦药业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3.1%-3.8%,以反映对原料药行业价格战更悲观的展望及更低的毛利率假设,收入预测保持不变[7][10] * 对迈瑞医疗、新产业、华兰生物、安图生物、华润三九的季度盈利预测进行调整,同时保持年度预测不变,以更准确反映其毛利与费用的季节性分布[10][1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风险 * 迈瑞医疗为买入评级,目标价314元人民币,采用两阶段DCF估值,下行风险包括集采进一步影响产品出厂价、中国高端医院渗透进度不及预期、进入欧美市场困难等[12][13] * 新产业为买入评级,目标价73元人民币,估值85%基于DCF,15%基于理论并购价值,风险包括进口替代进度放缓、集采等政策风险、竞争加剧等[14] * 华兰生物为买入评级,目标价19元人民币,采用5年退出市盈率法估值,风险包括新临床指南对白蛋白处方使用管控更严、静丙出厂价涨幅远低于终端价等[15] * 安图生物为买入评级,目标价33元人民币,采用两阶段DCF估值,风险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外法规变化、集采实施等[16] * 通化东宝为中性评级,目标价9元人民币,采用5年退出市盈率法估值,上行风险包括第三代胰岛素产品放量超预期、胰岛素生物类似药在美国获批快于预期,下行风险包括产品销售放量慢于预期等[17] * 科伦药业为中性评级,目标价38元人民币,采用SOTP估值法,下行风险包括原料药价格下跌、医院对输液疗法管控导致市场萎缩,上行风险包括管线产品交付和销售放量超预期等[18] * 华润三九为中性评级,目标价27元人民币,采用贴现长期市盈率法估值,下行风险包括执行招标结果进度慢于预期、主要产品价格侵蚀等[20]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为高盛对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览[1] * 报告包含详细的财务数据表格,列示了覆盖公司的第三季度收入、净利润及同比变化预测[6] * 报告包含针对特定公司的详细估值模型参数与风险提示[12][13][14][15][16][17][18][20] * 报告附有标准的监管披露、评级分布、利益冲突声明及方法论说明[4][23][24][25][28][38][39]
联影医疗-亚洲医疗行业考察要点
2025-10-13 09: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医疗设备与供应 具体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设备行业[1] * 核心公司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688271 CH[7][32] 核心竞争策略与优势 * 公司通过高研发投入进行差异化竞争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超过20%[2][5] * 采用单一平台策略覆盖所有影像模式 实现比竞争对手更快的产品上市速度和更低的成本 竞争对手通常需要2-3年推出新产品[2][5] * 产品策略强调功能丰富和具有竞争力的定价 价格比全球同行低约15% 而非单纯价格竞争[2] * 竞争优势还包括创新的商业模式 卓越的服务能力以及快速的海外市场扩张[5] * 公司注重产品品质和差异化功能 提供包含高质量产品 定制化服务和增值解决方案的完整套餐[6] 海外扩张战略与进展 * 海外市场是关键的增長动力 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占比近20% 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50%[3][27][28] * 欧洲市场增长最为强劲 实现三位数增长 北美和亚太地区也是重点市场[3][25] * 通过在海外建立本地制造 研发和服务团队来支持扩张 例如在鹿特丹设立区域总部[3][25] * 海外市场目前利润率较低 但服务收入利润率超过60% 且客户粘性高 随着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将改善[3][26] * 分子影像等高端产品是国际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9] 国内市场与政策环境 * 中国仍是核心市场 受到政府支持的医院资本支出计划推动 年度激励规模达人民币1万亿至1.3万亿元[4][20][21] * 约80%的中国医院为公立医院 政府政策对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2024年政策延迟导致需求暂时放缓 但2025年下半年需求预计将更加强劲[20] * 尽管存在反腐行动的逆风 公司仍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 并预计将继续领先[4][23] * 公司结合直销和分销模式 并拥有严格的合规计划 从而更好地适应了市场环境[23] 财务表现与展望 * 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在约50% 高端产品组合和新产品发布有望带来提升空间[4] * 2025年海外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0%[25] * 到2030年 预计国内外销售各占50% 随着海外服务网络效率提升 利润率将改善 EBITDA利润率预计随时间推移而提高[27][28] * 财务预测显示收入从2024A的103亿元增长至2027E的191.2亿元 净利润从2024A的12.62亿元增长至2027E的28.88亿元[6] 投资观点与风险 * 杰富瑞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目标价218元人民币 较当前价格有44%上行空间[7][10][13] * 看涨情景目标价为260元人民币 上行71% 看跌情景目标价为120元人民币 下行21%[12][14][15] * 投资主题包括公司将成为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本地化供应链和运营效率带来成本优势 改进的服务产品以及AI驱动的竞争优势[10] * 主要风险包括大型医疗设备行业的政策风险 激烈的市场竞争 海外网络扩张风险以及研发风险[33] * 潜在催化剂包括2025年起海外市场加速扩张 2026年上半年超声产品商业化以及2026年起AI技术发展[1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库存管理侧重于半成品和配件 大型设备如MR或PET/CT按订单生产 交货期为3-6个月[24] * 公司设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包括以2023年为基准 到2035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50%[17] * 通用电气据传退出中国市场 反映了对中国市场预期的转变 但政府对高科技制造业的支持依然强劲 国内厂商的竞争也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压力[22]
股市必读:联影医疗(688271)10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40.31万元,占总成交额1.1%
搜狐财经· 2025-10-13 02:57
交易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56.4元,下跌0.73% [1] - 当日换手率为0.94%,成交量为7.73万手,成交额为12.15亿元 [1] - 10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40.31万元,占总成交额1.1% [1][3] - 10月10日游资资金净流入863.02万元,占总成交额0.71% [1] - 10月10日散户资金净流出2203.33万元,占总成交额1.81% [1] 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实施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3元(含税) [1][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0月16日,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均为2025年10月17日 [1] - 本次利润分配以总股本824,157,988股扣减回购股份4,134,116股后的820,023,872股为基数 [1][2]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为106,603,103.36元(含税) [1][2] - 差异化分红导致除权(息)参考价按前收盘价减去0.1293元/股计算 [1] 分红方案合规性 - 本次为差异化分红,因公司回购股份存放于回购专用账户,不享有利润分配权利 [2]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出具核查意见,认为本次分红事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2] - 保荐机构认为本次差异化分红对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影响小于1%,影响较小,未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