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对ASML(ASML)或半导体设备行业的整体投资评级 [1][2][3][4][5][6]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ASML FY25Q3业绩符合预期,AI产业扩张与EUV渗透率提升将共振推动公司长期向上发展 [1] - 公司短期业绩稳健,长期成长动能明确,主要受益于AI算力驱动下的先进制程扩张、3D集成创新以及光刻全流程软件化升级 [3] 公司25Q3业绩情况 总体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16亿欧元,环比下滑2.29%,同比增长0.66%,略低于指引中值(指引范围74–79亿欧元)[2][10] - 季度毛利率为51.6%,环比下滑2.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符合50%–52%的预期区间 [2][10] - 季度净利润为21亿欧元,净利率为28.3%,对应每股收益5.49欧元 [2][8][10] 分业务业绩 - 系统销售收入为55.54亿欧元,环比下降0.76%,同比下降6.28% [2][18] - 系统销售中,EUV销售收入为21.11亿欧元(含1台High NA系统),非EUV销售收入为34.43亿欧元 [2][10] - 存量装机管理收入为19.62亿欧元,符合20亿欧元的指引水平 [2][10][18] 新签订单 - 2025年第三季度新系统订单额为53.99亿欧元 [2][17] - EUV设备订单额为36亿欧元,约占新订单总额的三分之二,需求持续增强;非EUV设备订单额为18亿欧元 [2][17] - 按客户结构划分,逻辑业务占比53%,存储业务占比47% [2][17] 营收划分详情 - 按技术划分系统销售:EUV占比38%,ArFi占比52%,其余技术占比10% [18] - 按终端客户划分:逻辑客户占比65%,存储客户占比35% [18] - 按地区划分:中国大陆地区占比42%(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成为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台湾地区占比30%,韩国占比18%,美国占比6%,亚洲其他地区占比4% [18] - 本季度共交付72台光刻机(66台全新,6台二手),环比减少4台,同比减少44台;其中包括EUV 9台(环比-2台)、ArFi 38台(环比+7台)、ArFdry 4台、KrF 11台、I-line 10台 [18] 技术交付进展 - 交付首台面向先进封装领域的i-line机台TWINSCAN XT:260,其生产效率较现有方案提升约4倍 [9][42] 行业观察及公司进展 市场总体观察 - 行业整体出现多项积极信号,减轻了上一季度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19] - AI投资热度持续上升,带动先进逻辑与DRAM领域的资本投入加速 [20] - AI应用正惠及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形成产业链多层次需求扩散 [21] - EUV技术在DRAM及先进逻辑客户中的采用率持续提升 [21] - 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的设备需求将明显低于2024与2025年的高景气阶段 [21][30][41] 技术路线图更新 - EUV技术:公司在SPIE及半导体大会上发布论文,展示在先进节点成本控制与产能效率优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23] - High NA平台:客户已累计运行超过30万片晶圆,成熟度显著领先Low NA同期水平;SK hynix已启动首台EXE:5200系统的量产安装 [23] - 先进封装:成功交付首台XT:260先进封装光刻机,实现由验证向规模交付的关键跨越 [23] AI战略合作进展 - 公司与Mistral AI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旨在提升设备性能与客户交付效率,并借助AI能力加速产品研发与上市周期 [23][24] - 公司领投Mistral C轮融资,持股约11%,并在其战略委员会担任席位 [25] 公司指引 短期业绩指引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营收为92–98亿欧元,环比增长22.41%至30.39%,同比变化-0.68%至+5.8% [3][26]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存量装机管理业务收入约为21亿欧元,环比增长7.02%,同比下降2.18% [3][26]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51%–53%,环比变化-0.6至+1.4个百分点,同比变化-0.7至+1.3个百分点 [3][26]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约15%(即约325亿欧元),毛利率约52% [3][26][27] 中期需求指引 - 公司预计2026年净销售额不低于2025年水平,行业需求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3][26] - 产品结构方面,EUV业务占比有望提升,反映出先进制程持续扩产及AI驱动带来的高端设备需求;中国市场的DUV业务可能因前期高基数而阶段性回落 [3][26] 长期展望 - 公司展望2030年收入规模区间为440亿至600亿欧元,毛利率有望达到56%-60% [3][28] - 长期成长动能来自AI算力驱动下的先进制程扩张、3D集成创新以及光刻全流程软件化升级 [3][28] 电话会议问答部分要点 市场需求与订单能见度 - 近期主要看到来自AI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进展,更多客户开始参与AI相关逻辑及DRAM产能建设,但相关影响在2026年仅会部分体现 [29][34][46] - 订单节奏并非线性,而是阶段性集中;尽管过去两季度订单表现健康,但不能视为持续线性趋势 [31] - 当前积压订单中有相当比例对应2026年之后的交付周期,因此难以简单以总订单量推算2026年收入增长幅度 [38] 技术演进与需求影响 - DRAM从6F²结构转向4F²后,预期EUV层数仍将上升,且4F²结构更复杂,将带动整体掩膜层数与高级光刻掩膜需求增加 [32][33] - AI驱动下的高性能逻辑与DRAM芯片将加速EUV层数增长与节点演进,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12–24个月成为关键观察期 [50][51] - 光刻强度呈现结构性强化趋势,逻辑端在GAA过渡后预计在更先进节点上恢复更积极的微缩 [50] 产能与供应链 - 公司认为2026年EUV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短期与长期产能层面均已做好准备,目前不存在明显供给瓶颈风险 [36][37] -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供应链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具备比数年前更高的供应韧性与产能灵活度 [39] 财务与运营 - 2025年第四季度毛利率指引略好于上季度预期,主要受出货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低NA机型销售良好、升级业务收入环比增长等因素推动 [35] - 2026年毛利率变化将主要由产品结构与存量装机管理业务构成决定,受中国市场DUV业务回落、EUV业务占比提升、High NA出货节奏等因素综合影响 [43] - 当前营运资本上升主要源于High NA系统周期长、交付时间延后导致库存占用增加,预计随High NA产量提升,营运资本周转效率将逐步改善 [53] High NA系统进展 - High NA系统性能验证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设备可用率持续优化,成熟速度显著快于Low NA同期表现 [47][48] - High NA项目当前对整体毛利率仍具稀释效应,主要因固定成本摊薄不足;预计在2028–2029年进入高产阶段后,毛利率将随规模效应提升 [40][49] - 下一波High NA订单预计将在客户完成验证后启动,时间大概率在2025年下半年或之后;下一轮出货集中期预计在2028年及以后 [40]
ASML(ASML)FY25Q3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Q3业绩符合预期,AI产业扩张与EUV渗透率提升共振长期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