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消费电子行业观点报告:立讯展出AR眼镜和陪护机器人,看好端侧AI产业趋势-2025102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端侧AI市场持续增长,AI眼镜是端侧AI最佳硬件载体之一,产业趋势有望持续成长[1][12] - 立讯精密在2025年9月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2025)上展出的“云雀二代”AR眼镜产品矩阵成为展会焦点,展示了公司在AR眼镜领域的技术积淀[1][12] - 立讯精密展台面积是去年的3倍,并展出了PVG单绿AR眼镜和智能家庭陪护机器人[1][12] - 立讯精密正从传统的消费电子OEM巨头积极向智能眼镜产业纵深发展,成为更综合型的ODM服务商[1][12] 立讯精密AR眼镜产品与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搭载MicroLED+光波导的AR智能眼镜方案[1][12] - “云雀2.0”单绿AR眼镜相比2024年发布的初代产品,亮度提高了100%,均匀性提升了5倍[14] - “云雀2.0”集成高精度摄像头,并创新探索了适用于近视用户的视觉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完成技术验证与初步测试[14][15] - 两款AR眼镜的成功发布标志着立讯精密已具备从核心光学器件、精密结构设计到智能整机集成的一站式全栈ODM服务能力[15] AI智能眼镜行业成长逻辑 - 行业爆发在即:根据WellsennXR数据,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为152万副,预计2025年将达到350万副,到2029年将达到6000万副,到2035年可能达到14亿副,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2][16] - 头部企业加速布局:Meta于2025年9月推出单目全彩显示AR眼镜Meta Celeste,苹果预计2026年推出AI眼镜Apple Glass,小米、百度、华为等国产厂商也纷纷入场[2][16] - 小米AI眼镜于2025年6月上市,售价为1999元,定价策略进一步拉低了消费门槛[2][16] - AI眼镜站在消费电子新周期的起点,随着成本下降和生态完善,该赛道有望实现产业趋势性增长[2][16] 关税政策影响分析 - 消费电子核心品牌供应链公司从2025年4月开始已处于豁免状态,歌尔等龙头公司也在越南等地设立产能应对关税贸易风险[3] - 关税政策变化对AI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长期影响预计较小[3] 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的公司包括: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歌尔股份、华勤技术、传音控股、瑞芯微、安克创新、长盈精密、恒玄科技等[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