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固收转债分析:锦浪转02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37-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锦浪转 02 发行规模 16.77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89.82 元,首日转股溢价率预计 37 - 42%,目标价 117 - 121 元,建议积极申购 [1][2][3] - 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 0.0094% - 0.0134% [4][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锦浪转 02 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转债基本条款分析 - 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发行,债项和主体评级 AA,发行规模 16.77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89.82 元,10 月 20 日转债平价 85.04 元,纯债价值 97.94 元 [14] - 博弈条款中,下修条款(15/30,85%)、赎回条款(15/30,130%)、回售条款(30/30,70%)正常,债券流动性好,评级尚可,债底保护性好 [2][14] 新债上市初期价格分析 - 公司专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有光伏逆变器和分布式光伏发电两大核心业务,募集资金用于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17] - 参考可比转债,考虑市场环境及平价水平,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预计 37 - 42%,目标价 117 - 121 元 [3][18] 转债打新中签率分析 - 假设老股东配售比例 33% - 53%,留给市场规模 7.88 - 11.23 亿元,假定网上有效申购数量 838 万户,打满中签率 0.0094% - 0.0134% [4][19] 正股基本面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情况 - 公司专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核心业务为光伏逆变器和分布式光伏发电 [20] - 原材料主要是电子元器件、结构件和辅料,采购价格整体趋稳,供应有保障 [20][21] - 主要客户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商等,下游需求受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近年需求增长 [2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 - 2025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8.9 亿、61.01 亿、65.42 亿和 37.94 亿元,同比增长 77.8%、3.59%、7.23%和 13.09% [24] - 逆变器和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占比快速增长 [24] - 2022 - 2025 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33.52%、32.38%、31.57%和 35.67%,净利率分别为 18%、12.77%、10.56%和 15.87% [27] - 2022 - 2025 年上半年期间费用分别为 4.72 亿、7.99 亿、9.75 亿和 5.23 亿元,期间费用率分别为 8.01%、13.1%、14.91%和 13.79% [29] - 2022 - 2025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3.01 亿、3.12 亿、3.84 亿和 2.15 亿元,研发费用率较稳定 [29] - 2022 - 2025 年上半年应收款项分别为 10.75 亿、9.72 亿、11.98 亿和 14.15 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较高 [34] - 2022 -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 亿、7.79 亿、6.91 亿和 6.0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23.7%、 - 26.46%、 - 11.32%和 70.96%,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37] 公司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股权结构分散,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32.86%,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53.72% [4][19][43] - 控股股东为王一鸣,实际控制人为王一鸣、王峻适、林伊蓓,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 45.82%表决权比例 [43] - 公司有境内一级子公司 9 家,境外 1 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业 6 家 [43] 公司业务特点和优势 - 立足新能源行业,专注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光伏逆变器和分布式光伏发电两大核心业务 [45] - 具有品牌优势,获多项荣誉,产品应用于众多标杆项目 [46] - 有技术研发优势,研发团队优秀,建有多个研发平台,与科研院所合作 [47] - 具行业领先优势,主营产品获多项荣誉,逆变器产品功能不断提升 [47] 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安排 - 募集资金不超 16.77 亿元,分别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新建、中大功率混合式储能逆变器新建、上海研发中心建设、数智化提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12][48] - 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预计 2026 年底建成并网,达产后年均增收约 4065.24 万元,年均增利约 1539.24 万元,内部收益率 7.45% [48] - 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新建项目完全达产后新增年产 250kW 以上逆变器 25000 台,内部收益率 19.27%,静态投资回收期 6.45 年 [49][50][53] - 中大功率混合式储能逆变器新建项目完全达产后新增年产 20kW 以上逆变器 25000 台,内部收益率 33.04%,静态投资回收期 4.75 年 [50] - 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建成后提升公司技术等能力 [50] - 数智化提升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提升公司数智化水平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