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OpenAI通过“技术-爆品-用户”增长飞轮实现平台化转型,MAU突破10亿,商业模式从产品型升维为平台型,目标成为“AI时代的Windows” [2][4][7] - 国内互联网巨头加速AI平台化落地,字节豆包与腾讯元宝凭借各自生态优势争夺用户入口与生态主导权 [3][4][49] - 大模型核心价值从“颠覆者”转向“赋能者”,平台型大模型与AI应用共生协作共筑产业新周期,竞争核心从“强模型”转向“强生态” [4][79] - 投资逻辑聚焦“ToC做品牌、ToB做商业”的双轮驱动,下一轮竞争核心在于用户积累与平台化转型能力 [4][85] OpenAI:增长飞轮与平台化转型 - ChatGPT自2022年11月问世至2025年9月,用户发送消息数量增长7倍以上;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一年间,消息数量增长5倍以上 [4] - ChatGPT MAU呈现脉冲式增长:2023年2月突破1.23亿,2023年12月达3.23亿,2024年5月GPT-4o发布后单月激增近亿至4.72亿,2025年8月在GPT-5加持下突破11亿 [9] - 2025年系列爆品驱动增长加速:Deep Research功能提升研究效率,GPT-4o原生图像生成集成提升体验,GPT-5事实错误率较GPT-4o降低45% [10][12] - Sora 2上线10天DAU飙升至365.26万,超越同期ChatGPT的248.12万,展现出从工具到社交生态的范式级颠覆潜力 [13][15] - 用户粘性强劲:老用户使用频次更高,付费客户留存率超89%(一个季度后)和74%(三个季度后),移动端日活使用时长从3月的20分钟增长至29分钟,超过SnapChat [31][33] - OpenAI定位转型为平台型公司,通过Apps SDK和AgentKit构建“AI超级系统”,目标以模型连接算力与应用,构建操作系统级垄断 [35][37] - 商业模式升维:预计2030年收入达2000亿美元,2024-2030年CAGR为92%,收入结构从依赖ChatGPT订阅转向API、Agents及新产品多元化,平台分成价值凸显 [4][45][48] 国内互联网:平台化落地与入口争夺 - 字节豆包采取高举高打策略:依托抖音等内部流量优势,2024年10月投放金额近7000万元,78%投向巨量广告平台,25年9月APP端MAU达1.50亿,网页端MAU达0.86亿,环比分别增长6.44%和14.14% [3][53][57] - 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自发布增长253倍,截至2025年9月底突破30万亿,火山引擎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大模型服务市场以49.2%份额位居第一 [56][57] - 腾讯元宝前期推广克制,2024年12月APP/网页版MAU分别为291万/154万;2025年借力DeepSeek(DS)之风,通过接入DS-R1模型和微信“AI搜索”功能,2月MAU环比猛增265.46%(APP)和740.61%(网页),实现跨越式增长 [59][61][63] - DeepSeek APP上线21天DAU达2215万,超越豆包同期数据,但其工具属性导致用户留存存在瓶颈,凸显平台化转型对提升粘性的必要性 [64][68] - 中国超级APP具备显著流量优势:微信2025Q2平均MAU达11亿,抖音达9.04亿;腾讯系和字节系占据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长近六成(2022年12月分别为34%和25%) [70][75] - 腾讯微信紧握社交入口、字节抖音卡位内容入口,为元宝、豆包平台化转型提供生态支撑;2025年2月豆包和元宝的新用户次日留存率分别为27.72%和24.96% [77][78] 产业趋势:从颠覆到共生的生态演进 - 大模型厂商通过开放生态实现技术外溢,AI应用公司凭借行业Know-how承接落地,形成“智能基座+场景洞察”的互补赋能模式 [79][80] - OpenAI与Etsy、Figma、Shopify等垂直应用厂商合作公告当日,合作方股价涨幅分别达16%、7%、6%,市场认可生态协作的共赢模式与商业价值 [80][81]
大模型APP,AI时代第一个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