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达6.4亿元,同比增长53.9%,归母净利润为0.8亿元,同比增长99.2% [1] - 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加速增长,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74.5%,归母净利润2934.6万元,同比增长86.5% [1] - 公司正处于产能扩张阶段,预付款项比2025年初增长111.2%,存货同比增长18.2%,显示在手订单充足,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1] - 公司成功从消费电子光学滤光片切入光通信领域,产品矩阵布局完成,光隔离器已批量出货,WDM滤光片和z-block组件开始少量出货,开辟第二成长曲线 [2] - 光通信器件存在供给缺口且头部厂商稀缺,公司产能准备充分,有望持续受益于AI算力建设带来的高速光模块需求爆发 [2] - 基于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精准卡位和产能扩张,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3.8亿元,对应PE分别为63/33/22倍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4.5%,环比下降3.4个百分点,主要因新设备采购和产能爬坡的短期拖累,不影响长期盈利能力 [1] - 财务预测显示营收增长强劲,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3亿元、14.61亿元、19.4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4.6%、48.7%、33.3% [4][9]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24.1%提升至2027年的32.2%,净利率从2024年的9.3%提升至2027年的19.3% [9]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持续提升,从2024年的6.5%升至2027年的24.1% [4][9] - 估值方面,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62.9倍、32.8倍、21.5倍,P/B分别为8.2倍、6.7倍、5.2倍 [4][9] 业务与战略分析 - 公司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深厚镀膜工艺经验,通过技术迁移快速切入光通信产业链上游,布局核心稀缺元器件 [2] - 产品线从单线扩展到多品类,具备提供“一站式”光通信解决方案的潜力,未来发展路径清晰 [2] - 积极的产能扩张为短期业绩波动原因,但为长期业绩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 公司未来有望进一步受益于光引擎、OCS等光学新品的产业增长空间 [3]
东田微(301183):产能扩张积极,光学卡位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