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重启购债的影响或未完全反应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重启购债反映经济需货币政策支撑,降息周期未结束,对债市有望带来利好,当前对债券可维持积极态度,操作上可维持杠杆,保留长债持仓并增持部分 3 - 5 年利率债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为何现在重启购债 - 近年来财政扩张使政府债发行规模上升,银行负债扩张增速不及政府债供给增速,央行国债买卖是维持财政可持续性、平抑利率波动的长期重要举措,今年 1 月因担忧市场风险累积暂停购债 [6] - 7 月后央行对相关风险担忧减轻,政府债供给增加使商业银行承接能力下降,债市调整与长端利率提升有关,央行购债必要性增强,9 月初财央联合工作组会议释放重启信号 [7] - 央行认为 2024 年购债冲击利率曲线是因国内债市流动性不足,尤其是短端国债,为此 7 月征求质押券解冻意见,9 月宣布集中债券借贷业务并于 10 月落地,重启购债条件具备 [8] - 10 月四中全会强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虽前三季度 GDP 增速良好,但 Q4 基数抬升有压力,货币政策需配合财政,且 10 月地方债发行不及预期,预计 11 - 12 月政府债供给分别达 1.2 万亿和 7200 亿,10 月重启购债合适 [13] 二、重启购债后还会降准降息吗 - 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使市场对货币总量宽松预期降温,10 月 27 日央行未明确提降准降息,但经济问题是前期主体累积债务低效投资,经济动能衰减、通胀偏低,降息是缓解债务压力、修复内生动能的重要缓释剂,国内降息周期可能未结束 [14][15] - 央行表述从“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变为“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力度减弱,Q4 经济内生动能弱,降息有必要,但落地时点因金融稳定、政策空间等有不确定性,也可能明年 Q1 降息,国债买卖落地使市场对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达成共识,落地时点重要性或下降 [16][18] - 今年前三季度缴准消耗流动性规模与 5 月降准规模相当,央行已通过中期流动性工具对冲外生因素影响,后续国债买卖或成中期流动性投放手段,当前降准必要性不迫切,且降准对债市影响减弱,应关注流动性变化 [20] 三、债券投资如何应对 - 10 月 27 日央行重启购债消息公布后长端利率尾盘回落,但有观点认为利好已反映,长端利率受贸易谈判、权益市场牛市预期等因素扰动,央行购债对长债影响或弱于 2024 年,但反映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扩张,宽松方向未变,10 年期国债活跃券 250011 有望逼近 1.7%,长端利率进一步回落需关注短端利率下行幅度 [27][28] - 10 月前三周资金面平稳宽松,但中短端利率未明显回落,前三周 3Y 以内政金债收益率较 9 月末回升,原因一是长端扰动使市场对中短端关注度下降,二是担忧 10 月最后一周税期和月末因素影响资金面,本周前两日资金面平稳,全月 DR001 均值或维持在 1.35%附近,即便不考虑购债,中短端政金债利率也有回落可能 [30] - 购债重启后央行可能不事先说明购债规模和持续时间,仅在下月初披露,市场难一次性定价,短端利率可能逐步下行,具体依购债规模和方式判断,当前对债券可维持乐观心态,操作上可维持杠杆,保留长债持仓并增持部分 3 - 5 年利率债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