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出海系列报告之六:境外银行债:风险、定价及展望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境外银行债中普通银行债存续体量最大,AT1、AT2 属于次级债,收益率更高,次级债历史上信用风险事件多,重塑了研究框架和定价,普通银行债以投资级为主,定价受流动性溢价影响大,往后看可关注中短久期普通债和次级债收益率下行机会,中资银行境外债票息高于境内,可关注配置机会 [1] 分组1:境外银行债总览 - 境外银行债包括普通银行债、TLAC 非资本工具、AT2 及 AT1 债券,普通银行债偿付顺序最优,AT1 及 AT2 用于补充资本,有次级等条款,TLAC 非资本工具用于补充总损失吸收能力,截止 10 月 20 日,余额分别为 64469、20292、8260 及 5349 亿美元 [12] - 普通银行债以欧元为主,存续量最大,2010 - 2025 年发行规模下行,净融资态势转变,发行期限以 1 - 7 年为主,评级以 A 等级为主,等级越低利率越高 [18][22][30] - AT1 以美元为主,英国、美国存续量最大,2014 年大规模增长后平稳发展,净融资格局交替变化,票息受利率和信用风险影响,有评级的以 Ba1 为主,评级越低票面越高 [35][40][52] - AT2 以美元、欧元等计价,法国、美国存续规模最大,2014 年大规模增长,波动受加息降息周期影响,净融资为主但规模下滑,有评级债券以 Baa1 评级为主,评级越低利率越高 [54][59][66] - 境内主体境外发债以普通银行债为主,美元是主要计价货币,以高等级和无评级为主,融资节奏受成本影响,22 年以来净融资额为负 [69][70] 分组2:境外次级债信用风险复盘与启示 - 2016 年德意志银行因巨额亏损和潜在罚单引发付息担忧,AT1 债券价格暴跌,市场关注“可分配项目”披露,后银行回购债券缓解恐慌 [83][86] - 2020 年和 2025 年德意志银行先后两次不赎回 AT1 债券,分别出于再融资成本和汇兑损失考量,发行人不赎回可能传递负面信号 [90][91][100] - 2023 年瑞银 AT1 全额减记冲击全球市场,引发对偿付顺序担忧,凸显减记条款和监管差异重要性,风险被重新定价 [101][103][111] - 2017 年西班牙大众银行被监管认定无法生存,AT1 债券转股后减记,揭示监管机构判断和处置权力对 AT1 风险的影响 [112][115][118] - 2017 年意大利西雅纳银行获国家救助,AT1 债券强制转股,表明银行需政府救助时次级债权人将承担损失 [119][123][124] - 2019 年锦州银行因资本充足率不达标取消付息,债券价格下挫,冲击投资者对中小中资银行 AT1 债券信心,后续恢复付息 [125][129][131] 分组3:境外银行次级债受风险事件、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 - 境外银行债定价由基准利率与信用利差共驱,普通银行债以流动性溢价为主,受基准利率变化影响大,系统性风险时利差走阔 [134][135][137] - AT1、AT2 以信用风险溢价为主,受风险事件影响大,利差波动由风险事件和系统性风险主导,国际利差中枢高于国内 [145][146][147] 分组4:境外银行债投资建议 - 银行信用基本面整体稳健,但分化犹存,全球银行资本充足率高,盈利能力受加息提振,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但部分板块不良率承压,近期美国信贷风险担忧再起但系统性风险概率低 [155][156][157] - 降息周期中,普通银行债关注 5 年以内投资级配置机会,中短端性价比高,对中小银行谨慎;AT1、AT2 次级债关注经营稳健的国际大型银行机会,关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溢价压缩机会,甄别条款 [167] - 中资银行境外债信用稳健,具备比价优势,可关注 3 年以内相关债券投资机会,大行境外债收益较高,股份制银行普通银行债也有配置价值 [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