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自10月2日以来进入牛市周期中的回调阶段,预计可能下跌15%-20%,低估值价值股和防御性板块有望跑赢,回避基金抱团且前期涨幅较大股票[3] - 因去年9.24刺激形成高基数和需求透支效应,今年四季度房地产和耐用消费同比将显著下滑[3] - 股市回调和经济下行可能推动决策者在12月启动新一轮政策刺激,市场在12月中旬至明年2月可能再次上涨[3] - 港股此轮牛市周期从去年1月22日低点开始已持续1.8年,预计总持续时间2.5年,超过2008年以来历次牛市周期平均时间1.8年[3] - 决定此轮牛市周期持续时间的关键变量是中国地产能否企稳和消费能否持续改善,背后影响因素包括民企资本支出意愿、财政对家庭转移支付规模、对消费支持力度和对低收入群体社保兜底程度[3] 全球及港股市场表现 - 环球主要股市上日普遍下跌,恒生指数单日下跌0.79%,年内累计上涨29.37%;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下跌1.76%,年内累计上涨30.22%[1] -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单日下跌2.04%,年内累计上涨20.91%;德国DAX指数单日下跌0.76%,年内累计上涨20.29%[1] - 港股分类指数中,恒生金融单日上涨0.26%,年内累计上涨34.08%;恒生公用事业单日上涨0.26%,年内累计上涨3.49%[2] - 中国股市回调,资金流入防御性板块,港股原材料、医疗保健与可选消费领跌,电讯、公用事业、金融等高股息板块上涨[3] - 南向资金净买入98.32亿港元,中海油、小米与中移动净买入规模居前,阿里与中芯国际净卖出较多[3] - A股有色金属、医药生物与电气设备跌幅居前,银行、消费者服务与环保上涨[3] 外资消费品公司在华表现 - 多家外资消费品公司在华业绩出现回升,管理层对中国市场谨慎乐观[3] - 法国雅诗兰黛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其中中国大陆同比增长9%[3] - 欧莱雅第三季销售额同比增长4.2%,在华销售额两年来首次实现增长[3] - LVMH在上半年业绩连续下滑后,第三季有机收入增长1%,其中亚洲市场有机收入增长2%[3] - 德国阿迪达斯第三季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10%[3] 美股及全球金融市场动态 - 美股大跌,信息技术、可选消费与通讯服务领跌,金融、必选消费与医疗保健上涨[3] - AMD三季度营收超预期增长36%,但四季度指引不够亮眼,盘后下跌3%[3] - 超微电脑本季业绩指引逊色,盘后大跌10%[3] - 挪威邮轮季报净收益疲弱拖累邮轮股大跌,公司称企业客户支出更加谨慎和家庭游客占比上升令价格和毛利下降[3] - Uber第三季度营收和订单量增长超预期,但股价大跌,公司承认自动驾驶业务未来几年难以盈利,对AI泡沫化担忧令投资者重新重视盈利基本面[3] - 知名银行家Bob Diamond称美国银行业将迎来并购整合潮,特朗普去监管政策支持行业整合,2-3年内美国银行数量将大幅减少3,000家至1,000-1,500家[3] - 美国10月办公楼CMBS违约率升至11.8%,远程办公普及令空置率升至20%,2025年约2,300亿美元办公贷款到期,爆雷风险令部分区域银行承压[3][4] 流动性及大宗商品市场 - 尽管近期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但美元流动性短期趋紧,因ONRRP超2万亿美元蓄水池消耗殆尽[3] - 联邦政府关门令财政部现金余额从3,000亿美元增至1万亿美元,意味着从银行体系抽走7,000亿美元流动性,一旦联邦政府重新开门,流动性又会突然宽松,引发市场短期波动[3] - 避险情绪上升推升美债价格,美债收益率回落[4] - 美元指数创三个月新高,黄金下跌,加密货币连续重挫,油价转跌[4] - Coinglass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加密货币爆仓超过20亿美元[4] - 比特币的机构需求7个月来首次低于挖矿速度,大型买家更加谨慎,一些此前长期静止的钱包被激活,投资者获利了结心态升温[4] 公司点评:立讯精密 - 立讯精密目标价上调至75.55元人民币,上行空间25%,以反映对iPhone 17/可折叠手机周期、莱尼/ODM业务整合带来的更强协同效应以及AI服务器零部件产品更积极的看法[5] - 2025-27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0-19%,以反映2025财年业绩指引、增强的协同效应和更好的利润率[5] - 预计受消费电子/汽车/通信业务2025-2027年收入复合增速9%/54%/47%推动,立讯精密FY25-27E盈利复合增速将达到27%[5] - 收入结构向更高增长、更高利润的AI/汽车板块转变,以及更强的苹果升级周期,将助推估值重估[5] - 目标价估值基础调整为基于10年历史平均水平的2026财年预期市盈率25倍(此前为21倍),以反映苹果周期的强度以及莱尼/ODM整合的强劲执行力[5] - 近期的催化剂包括iPhone 17出货、汽车客户订单获取以及AI服务器组件产能的提升[5]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