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计算机行业给予“推荐”评级 [6] 报告核心观点 - “东数西算”工程是万亿级别产业趋势,算力调度是重要发展方向,已带动社会投资超过万亿元 [1][11] - 卫星互联网在长距离算力调度中相比光纤传输具有显著低时延优势,例如Starlink实测延迟为18-19毫秒,而1000公里光纤时延约5ms [2][27] - 空天计算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星算计划”拟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三体计算星座”远期总算力目标达1000P,开启天基算力新范式 [3][38] - “星缆计划”旨在构建低时延天基网络,解决“东数西算”时延需求,例如可将杭州-乌鲁木齐传输延迟从62ms降至28ms [4][69] - 在保守/中性/乐观假设下,卫星互联网算力调度长期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04/756/1260亿元 [4][80][81] 东数西算产业趋势 - 截至2025年9月,“东数西算”工程已形成8个枢纽节点和10个数据中心集群,覆盖14个省份 [1][11] - 西部地区凭借气候与能源优势发展算力产业,例如新疆地区年平均气温4-13摄氏度,年均日照2600-3400小时,光伏可开发规模约2.1亿千瓦 [13] - 截至2025年6月,新疆兵团已备案算力中心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约389亿元,建设算力规模超10万PFlops [14]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9项技术文件已全部发布,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完善 [15] - 各地算力调度发展加速,重庆构建跨区域多元异构算力调度体系,引入西部富余算力,渝哈算力网时延约41毫秒 [19][24] 卫星互联网传输优势 - 光纤传输时延受光缆长度主导,光缆每200公里时延约1ms,1000公里时延约5ms,设备时延和节点数量也会增加总时延 [23][25] - 部分应用场景对时延要求极高,例如云VR需时延低于10ms,智能体实时交互需时延小于1ms [25] - 低轨卫星互联网在长距离传输中时延优势明显,Starlink V2卫星将时延从500ms以上缩减至30ms以下,实测延迟为18-19毫秒 [27] - 截至2025年7月,星链已为全球2000架飞机提供航空服务,机载带宽达250Mbps,时延控制在20ms以内 [29] 空天计算发展现状 - 政策大力支持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发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于2025年6月施行 [30] - “星算计划”于2024年11月发布,旨在构建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成的太空智算基础设施,国星宇航已成功发射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 [35] - “三体计算星座”是国内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2025年计划完成超50颗卫星布局,2027年前完成约100颗卫星建设 [38] - 2025年5月,“三体计算星座”成功首发12颗卫星,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达100Gbps,12颗卫星互联后具备5POPS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 [39] - 天算星座是一个开放开源卫星研究平台,规划一期6颗、二期24颗、三期300颗卫星,二期将重点开展空天计算、6G网络等前沿技术试验 [44][46] 星缆计划与基础设施 - “星缆计划”以激光与微波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目标同步解决“东数西算”低时延需求和天基算力短板 [4][69] - 国内西部算力集群规模显著,例如和林格尔集群算力达近10万P,中卫集群全部建成后可提供28万GPU卡算力 [73][74] - 普天科技与氦星光联、北京忆芯科技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围绕“三体计算星座”建设,聚焦空天传输通道升级、智能卫星平台研发等领域 [4][76][78] - 空天计算核心部件持续成熟,例如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智加X2算力达每秒32万亿次,功耗较前代降低50% [55] - 氦星光联为“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卫星提供24套激光通信终端,构建“主链+低链”混合激光网络架构,主链卫星链路速率达100Gbps [58] 投资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天基算力核心标的普天科技、顺灏股份,以及天基基础设施能源分系统核心供应商上海港湾 [5][82] - 同时关注中科星图、中科曙光、高华科技、陕西华达、开普云、软通动力、千方科技、佳都科技、中国软件等公司 [5][82] - 建议重点关注卫星互联网细分领域领军企业通宇通讯、震有科技、航天智装、臻镭科技、上海瀚讯、创意信息、梅安森、六九一二等 [5][82]
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星缆”计划:卫星互联网商业化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