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3][5][28][29] 核心观点 - 公司客户结构持续拓展,全球产能陆续释放,核心产品竞争力强悍 [3][28] - 考虑收购子公司盈利不确定性及主机厂价格战压力加剧,下调盈利预测,但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上升19%;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降9% [1][8] - 2025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54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下降27% [1][8] - 公司核心客户销量增长迅速,吉利/奇瑞2025Q3销量同比增长43%/15%,特斯拉中国销量略有下滑 [1][8] - 2025Q3公司毛利率15.6%,同比-5.7个百分点,环比-1.2个百分点 [1][13] - 20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6%/5.34%/4.20%/0.58%;同比变化-1.29/+1.30/-0.07/-0.84个百分点 [1][13]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15/13.95/18.09亿元(原2025/2026年为11.57/15.38/19.6亿元) [3][28]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90/209.06/245.79亿元,同比增长29.6%/21.6%/17.6% [4]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2025年10月,公司投资1亿元设立常州新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加速拓展机器人新业务 [2][17] - 2025年4月获安徽瑞琪70%股权,完善整车大内饰产品布局 [2] - 当前乘用车内饰单车价值约6500元,商用车内饰单车价值约4500元 [2] - 仪表板总成在国内市占率达23%,扩展保险杠总成等外饰产品,单车价值约2700元;拓展座椅产品,单车价值增量有望从2000元-4000元-上万元水平提升 [2][17]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仪表板、门内护板、保险杠等,乘用车内饰件产品单车价值量万元以上 [17][18][19] 产能建设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围绕主机厂持续推进合肥、安庆、常州、上海、墨西哥等地产能建设,在建预计新增210万套仪表板总成、95万套门内护板、90万套座椅背板等产能配套 [3][23] - 公司在斯洛伐克投资6500万欧元设立子公司,并于2025年初建成投产;在美国投资5000万美元、德国投资3600万欧、斯洛伐克增资4500万欧元设立子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3][23][25][26] - 公司在德国慕尼黑和拜仁州因戈尔施塔特市设立子公司开拓欧洲市场业务,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推进 [3] - 公司已在19个城市设立生产制造基地,并在马来西亚、墨西哥、美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子公司或生产基地,持续推进全球化业务布局 [23][25][26][27]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商用车仪表板总成业务起家,是国内中重卡车仪表板总成细分行业龙头,近几年市占率约为30%水平 [19][21] - 乘用车业务不断放量,2020-2024年公司在乘用车仪表板总成领域市占率从5.6%提升至23.7% [19][21] - 2013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为30.7%,远超乘用车行业销量复合增速的5.37% [20] - 公司与奇瑞、吉利、上汽自主等主流自主品牌深度绑定,并突破合资客户如上海大众、长安福特等,客户结构覆盖全面 [20][21]
新泉股份(603179):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设立智能机器人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