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核心观点 - 中国短视频行业已形成抖音与快手双寡头格局,市场高度集中,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约4200亿元,较2017年增长超过70倍 [1][2][31] - 用户行为向深度化与商业化迁移,日均观看30分钟以上用户占比70%,近半数用户因观看短视频/直播完成购物,行业竞争焦点从流量转向时长和变现效率 [3][26] - 微短剧与AIGC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微短剧市场2024年规模达504.4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生成式AI投入迅猛增长,为内容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提供支撑 [4][39][136] - 具备强大原创内容供给、智能分发能力以及在电商直播、本地生活服务等场景持续投入的平台将持续受益于行业扩容和结构升级 [4] 市场规模与格局 - 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5.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200亿元,同比增长17.8%,整体增速放缓但持续扩张 [1][31] - 行业呈现“两超多强”格局,抖音与快手用户渗透率合计达95.3%,2025年6月抖音月活9.14亿,快手月活4.60亿,两者合计13.74亿用户,领先优势显著 [2][32] - 微短剧市场高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增长动力来自内容生态完善和多元化变现 [4][37][39] 平台竞争态势 - 抖音凭借算法驱动和多元化内容生态保持领先,在音乐舞蹈、影视娱乐等泛娱乐领域渗透率高;快手内容更偏重日常生活,“三农”和美食内容占据主导,形成差异化竞争 [2][71][72] - 抖音创作者生态呈现“中层聚拢”,50-200万粉丝的腰部创作者占比超50%;快手则呈现“头尾并重”的分布,头部和尾部创作者占比相对更高 [2][81][82] - 抖音实施海内外双线战略,其与TikTok合计月活用户超23亿;快手深耕下沉市场,借助AI技术赋能内容生态和本地化服务 [1][48][64] 用户行为分析 - 用户使用习惯深度化,2024年数据显示70%用户日均观看时长超过30分钟,其中1-3小时占18%,3小时以上占6% [3][26] - 用户商业化参与度高,48.6%的用户因观看短视频/直播完成购物,消费行为呈现“高参与、轻付费、多场景”特征 [3][26][135] - 核心用户群体集中于25-44岁中青年,占比超70%;地域上下沉市场用户比例高,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构成主要增长引擎 [87][88][92][99] 商业模式与盈利 - 头部平台收入来源多元化,主要包括广告、电商、直播分成和游戏等业务,构成协同生态体系 [44][45] - 广告业务是核心支柱,信息流广告通过CPM/CPA模式实现精准投放;电商业务依赖GMV并通过佣金抽成盈利,抖音抽成比例一般为2–10% [44][46] - 直播业务以用户虚拟礼物和打赏为核心,平台分成比例在30–50%;游戏业务成为新的战略增长点,与短视频场景天然契合 [44][46] 未来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应用加速,2024年全球终端对生成式AI模型的支出达57.19亿美元,同比增长320.4%,2025年预计增至142亿美元,将显著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4][136] - 传统文化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焕发新生,抖音平台非遗相关视频年播放量约7499亿次,非遗好物年售出超65亿单,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转化的闭环 [139] - 短剧与短视频深度融合,免费模式通过降低消费门槛极大扩展受众基数,“免费观看+广告变现”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引流效率持续提升 [42][142]
双强格局已现,AIGC与本地生活共振开启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