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发布的人形机器人IRON以接近真人的步态引发市场关注,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载体,代表了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代形态 [6] - 从现在到2028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预计在20至50亿元,行业将经历从Lv1到Lv5的能力等级演进,市场空间有望在2045年后达到约10万亿元级别 [15][40] - 北交所涵盖13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随着商业化推进,前瞻布局相关产品的公司有望获得新的业务成长点 [2][41]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与前景 - 小鹏汽车近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IRON以接近真人的步态引发大量关注,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指出,人形机器人最缺的是“有内容的大脑”而非人形结构 [6] -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并目标在2026年将产量提高至5万到10万台,2027年进一步提高至50万台起 [15] - 人形机器人具有拟人智能、类人形态和广泛适用三个核心特点,使其能快速融入人类环境并执行复杂任务 [15] - 机器人各场景应用成熟度存在差异:工商农业等生产场景渗透率较高,而医疗、教育、陪护、危险作业等场景受技术与伦理影响渗透率较低 [2][31] - 在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已覆盖生产操作、物流配送、质量管理三大场景,与智能机械臂等设备协同完成高灵活性和精确性要求的工作 [2][33] 北交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 - 北交所中涵盖13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重点公司包括开特股份(研发EMB力传感器等,已与上海图灵智造达成合作并完成送样)、鼎智科技(布局空心杯电机、伺服电机、精密减速箱等)、丰光精密(谐波减速器全系列齿形设计完成) [2][41] - 其他布局企业包括:奥迪威(隐藏式超声波避障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华密新材与富恒新材(PEEK材料可实现减重)、万达轴承、三协电机、长虹能源、骏创科技、同惠电子、星辰科技、泰德股份 [2][41] - 部分重点公司2024年财务数据:开特股份营收8.26亿元,归母净利润1.38亿元;长虹能源营收36.71亿元,归母净利润1.97亿元;鼎智科技营收2.24亿元,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42] 北交所市场总量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核心标的池锁定153家企业,在2025年11月10日至14日期间,区间涨跌幅中值为-1.36%,其中上涨公司40家,占比26% [2][45] - 周度涨幅前五的公司为:荣亿精密(+20.52%)、灵鸽科技(+17.46%)、天宏锂电(+12.51%)、路桥信息(+9.70%)、纳科诺尔(+7.31%) [2][45] - 同期主要市场指数表现:北证50(-0.56%)、沪深300(-1.08%)、科创50(-3.85%)、创业板指(-3.01%) [2][45] 北交所各细分行业估值与市值 - 电子设备产业(46家):市盈率TTM中值由60.5X降至60.1X,总市值由1461.4亿元降至1440.0亿元,市值中值由25.2亿元降至25.1亿元,驰诚股份(+5.84%)、基康技术(+2.33%)、纬达光电(+2.01%)涨幅居前 [49] - 机械设备产业(41家):市盈率TTM中值由48.9X降至47.5X,总市值由1230.1亿元降至1216.5亿元,市值中值由24.2亿元降至23.5亿元,荣亿精密(+20.52%)、灵鸽科技(+17.46%)、七丰精工(+6.09%)涨幅居前 [52][54] - 信息技术产业(25家):市盈率TTM中值由74.8X降至70.4X,总市值由854.3亿元降至840.5亿元,市值中值由23.7亿元降至23.2亿元,路桥信息(+9.70%)、美登科技(+3.20%)、数字人(+2.49%)涨幅居前 [56][59] - 汽车产业(22家):市盈率TTM中值由35.2X降至34.3X,总市值由613.6亿元降至599.7亿元,市值中值由21.6亿元降至21.0亿元,安徽凤凰(+4.66%)、德众汽车(+2.57%)、邦德股份(-0.50%)表现居前 [61][63] - 新能源产业(19家):市盈率TTM中值由40.3X降至38.9X,总市值由608.1亿元升至613.4亿元,市值中值由28.2亿元降至27.8亿元,天宏锂电(+12.51%)、纳科诺尔(+7.31%)、海泰新能(+5.34%)涨幅居前 [65][68] 重要公司公告 - 海能技术拟投资安益谱(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现金700万元受让原股东1.6393%股权,并以1400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交易完成后预计持有安益谱3.85%股权,旨在布局质谱产品 [72]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五十一期(20251116):小鹏汽车发布的人形机器人IRON接近真人步态,关注北交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