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水务(00855 HK)“买入”评级 [11][12]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供水行业龙头企业,供水主业持续稳健发展,管道直饮水业务具备先发优势 [4][7] - 公司已度过资本开支高峰期,自由现金流转正,未来分红提升潜力较大 [4][8][32] - 预计FY2026-FY20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亿、12.8亿、13.1亿港币,同比增速分别为16.5%、2.2%、2.4% [11] - 假设维持FY2025的42.53%分红比例,对应2025年11月17日股价的股息率分别为5.3%、5.4%、5.5% [11] 公司简介与业务概况 - 公司为供水行业龙头,业务涵盖城市供水、管道直饮水、环保等 [7][19] - 截至FY2025,城市供水业务服务人口超3000万人,管道直饮水业务服务人口约1200万人 [4][7][19] - FY2025营收为116.6亿港币,业务结构占比:城市供水64.3%、环保13.1%、总承包建设5.7%、管道直饮水5.6%、物业开发及投资3.1%、其他8.2% [7][24] - 从业务模式看,FY2025运营、接驳、建造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8.5%、11.8%、32.4%、17.3% [24]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包括董事会主席段传良(合计控制约27.4%)、欧力士(合计持股27.3%)及长城人寿(持股6.03%) [7][28][30] 亮点:资本开支与现金流 - 资本开支高峰为FY2024的51.4亿港币,FY2025降至32.4亿港币,带动自由现金流转正至1.50亿港币 [8][32] - 公司计划FY2026资本开支不超过20亿港币,资本开支拐点明确 [8][32] - FY2025派息总额维持4.57亿港币,与FY2024持平,但分红比例提升至42.53% [32] 水务板块分析 - 行业层面:城市供水总量和污水处理量平稳增长,2023年供水总量687.6亿立方米,2014-2023年CAGR为2.50%;污水处理量2022-2023年同比增速分别为2.5%和4.0% [37][38] - 需求端推算2025-2027年供水、污水处理规模CAGR分别为0.37%、1.2% [9][40] - 公司层面:截至FY2025,供水、污水、原水已运营规模分别为730万吨/日、90万吨/日、189万吨/日;在建规模分别为98万吨/日、12万吨/日、0万吨/日,在建产能弹性分别为13.4%、13.3%、0% [9][47][49] - 公司供水业务主要采用TOO特许经营模式,相比BOT/TOT模式拥有项目所有权,内在价值更高 [9][52] - 公司有望受益于水价上调周期,统计显示2023年11月以来部分城市居民用水第一阶梯基本水价平均上涨0.36元/吨,平均涨幅21.3% [52][53] 直饮水板块分析 - 公司通过2019年收购长沙水杯子51%股权及2021年收购南京水杯子等公司正式进入该领域 [10][22][54] - FY2025管道直饮水营收为6.57亿港币,同比下降62%;溢利为2.43亿港币,同比下降59% [57][58] - 收入与利润下滑主要因建设服务、接驳业务同比下滑,预计后续拖累有限,盈利稳定性有望增强 [10][58] 财务表现分析 - 营业收入:FY2025为116.6亿港币,FY2024-FY2025呈下行趋势,主要因接驳和建造收入下降 [24][61] - 毛利率:FY2025为36.1%,整体呈下行趋势,主因水价调整放缓及高毛利接驳业务占比下降 [24][62][64] - 财务费用:FY2025为8.47亿港币,借款利率(测算值)为6.0%,上升主因美元债占比高(FY2025占比31%)及有息负债规模增长至251.9亿港币 [67][70][71] - 资产负债:截至FY2025资产规模659亿港币,负债规模440亿港币,资产负债率66.8%;商誉及无形资产占比55.9%,主要为特许经营权 [74][7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2天,处于较优水平 [79][82] 盈利预测 - 城市供水:预计FY2026-FY2028运营增速分别为7%、8%、5%;接驳增速分别为-20%、-15%、-15%;建造增速分别为-20%、-20%、-20% [84] - 管道直饮水:预计FY2026-FY2028运营增速分别为7%、10%、10%;接驳增速分别为-20%、-15%、-15%;建造增速分别为-20%、-20%、-20% [84] - 环保业务:预计FY2026-FY2028运营增速分别为7%、5%、5%;建造增速分别为-20%、-20%、-20% [84]
中国水务(00855):深度:供水和管道直饮水龙头,自由现金流拐点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