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三季度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但近期股市下跌时债市依旧较弱,从宏观逻辑看债市增量利好有限、货币政策方向不明确,从机构行为角度是保险赎回固收 + 产品和券商与农商砸盘,未来 1 - 3 周利率行情可能开启,建议把握做多机会 [3] - 股市下跌主因包括外围因素如隔夜美股大跌引发对 AI 泡沫担忧、9 月非农就业报告稳健及美联储官员鹰派发言使市场对 12 月降息预期降低,内因是权益单边上行后年末机构止盈情绪和广义流动性边际收敛 [3] - 债市不涨主因是宏观上增量利好有限、货币政策方向不明确,前期利率债补涨结束,主流券种下行有阻力,债市情绪弱,机构行为上是保险赎回固收 + 基金和券商自营与农商行抛售 [3] - 从历史看股市持续下跌债市利率大概率下行,当下股债双杀格局不会持续,央行对股、债、汇维稳能力增强,股市不会持续深跌,债券市场主要看货币政策方向 [3] - 2011 年之后,最早政治局会议在 12 月 3 日,一般是 12 月第二周周一或周五,最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 12 月 8 日,一般是 12 月第三周周三左右,政治局会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时间间隔通常在 2 - 7 天,最长 11 天 [3] - 2020 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 15 天,利率下行为主,权益上行为主,以交易政策预期为主;闭幕后 15 天通常利率下行,权益走弱,交易增量政策不及预期和宽货币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什么股债双杀 - 股市下跌主因有外围因素,如隔夜美股大跌引发对 AI 泡沫担忧、9 月非农就业报告稳健及美联储官员鹰派发言使市场对 12 月降息预期降低,且今年四月以来中美股市联动性上升;内因是权益单边上行后年末机构止盈情绪和广义流动性边际收敛,10 月 M1 和 M2 均下行,M1 同比增速下滑 1 个百分点至 6.2% [3][8][9] - 债市不涨主因是宏观上增量利好有限、货币政策方向不明确,前期利率债补涨结束,主流券种下行有阻力,债市情绪弱;机构行为上是保险赎回固收 + 基金和券商自营与农商行抛售 [3][13][14] - 从历史看股市持续下跌债市利率大概率下行,原因是股市下跌反映基本面或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偏好回落,可能触发货币政策宽松,当下股债双杀格局不会持续 [3][20][22] 年底大会前后,股债怎么走 - 2011 年之后,最早政治局会议在 12 月 3 日,一般是 12 月第二周周一或周五,最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 12 月 8 日,一般是 12 月第三周周三左右,政治局会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时间间隔通常在 2 - 7 天,最长 11 天 [3][23] - 2020 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 15 天,利率下行为主,权益上行为主,以交易政策预期为主;政治局会议召开后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前,利率下行为主,权益涨跌互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利率涨跌互现,权益大多上行;闭幕后 15 天通常利率下行,权益走弱,交易增量政策不及预期和宽货币 [24][25][26] 债市低波运行 - 11 月 17 - 21 日,10Y 活跃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0.3BP 至 1.82%,10 年国开债收益率上行 0.4BP 至 1.94%,1 年与 10 年国债期限利差扩大 1.2BP 至 41.6BP,1 年与 10 年国开债期限利差扩大 0.3BP 至 32.2BP [28][30][33] - 本周央行逆回购维持净投放,资金整体偏紧,多因素构成债市利空和利多,每日债市利率有不同变化 [28][29] - 下周债市关注点为中国 10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1 月 27 日)和中国 11 月 PMI 数据(11 月 30 日)[40] 理财规模小幅回升 - 截至 11 月 16 日,理财存续规模达 32.64 亿元,周度环比变化 312.67 亿元;11 月 10 - 16 日,新发理财规模共计 148.45 亿元 [35] - 按产品类型划分,11 月理财产品规模变化为现金管理型 - 128 亿元,固收类 297 亿元,混合类 67 亿元,权益类 - 1 亿元,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 0 亿元;按产品风险划分,一级产品规模 - 35 亿元,二级产品规模 30 亿元,三级产品规模 226 亿元,四级产品规模 0 亿元,五级产品规模 - 1 亿元 [35] - 11 月 10 - 16 日,理财产品单位净值破净率 0.73%,周度环比持平;累计净值破净率 0.4%,周度环比上升 0.04 个百分点 [35] - 截至 11 月 19 日,354 只货币基金 7 日年化收益率均值 1.03%;264 只现金管理类产品样本 7 日年化收益率均值 1.28% [37] 久期基本持平,分歧度上行 - 11 月 17 - 21 日,公募基金久期较 11 月 14 日持平于 2.37,周度平均值 2.37,期间 11 月 17 日录得最高点 2.38,周内久期持续下行 [45] - 11 月 21 日公募基金久期分歧度较 11 月 14 日上升 0.03 至 0.41 [45]
利率固收定期报告:利率股跌了,债为什么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