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和3.63亿元,对应市盈率为25倍和19倍 [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40.98%;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24.43%;扣非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33.33% [2] - 公司采取仿创结合策略,服务+自研一体化,创新药STC007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自研品种转让和权益品种获批将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 [3] - 公司持续推进市场拓展,新签订单稳步增长,同时加强技术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药物综合研发服务能力和内部运营效率 [7] - 公司研发费用率维持较高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831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2.01%,主要用于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项目 [13] 财务表现 - 2023年预计营业总收入9.54亿元,营业成本4.44亿元,毛利5.09亿元,毛利率53% [23] - 2023年预计研发费用1.4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5% [23] - 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净利率20.3% [23] - 2024-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49亿元和15.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和3.63亿元 [23] 研发进展 -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研项目累计超290项,研发人员987人,占员工总数的83.29%,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817人,硕士及博士180人 [13] - 创新药研发重点领域包括镇痛、肾病与透析、肿瘤辅助、心脑血管、抗菌用药等 [13] - 改良型新药研发重点为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等药物传递系统 [13] - 仿制药研发重点包括复杂注射剂、多肽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吸收药物、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等 [13]
2023年度业绩快报点评:营收维持高增,自主研发逐步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