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5][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2月4日公司发布《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彰显管理层长期发展决心和信心 考虑到短期半导体处于周期底部、公司新品研发增加等因素 小幅下调公司业绩 预计2023 - 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31/3.54/4.63亿元 对应EPS为0.87/1.34/1.74元 当前股价对应PE为43.6/28.4/21.7倍 持续看好公司靶材与零部件的远期成长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2023年9月11日公司发布股份回购公告 拟花费5000 - 8000万元用于股份回购 截至2024年1月31日 已回购股份76.23万股 占总股本的0.2872% 回购股份有利于促进公司发展和维护股东利益 表明对公司业务态势和持续发展前景的信心 且近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归母净利润的20%[7]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形成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半导体精密零部件、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三大业务主线 后续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方面 自主研发靶材关键制造装备 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扩大高纯溅射靶材市场份额并完善其他业务布局 在项目方面 2023年控股子公司搭建完成国内首条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模组核心材料制造生产线 产品获市场认可 韩国基地完成注册助力发力国际市场[18] 公司财务数据情况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1 - 2025E年流动资产分别为1488、2925、2363、3872、4497百万元 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413、2173、2423、3005、3693百万元 资产总计分别为2901、5098、4786、6877、8190百万元 流动负债分别为841、804、366、2151、3055百万元 非流动负债分别为595、307、280、303、335百万元 负债合计分别为1436、1111、646、2454、3390百万元[20] 利润表相关 - 2021 - 2025E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4、2324、2578、3511、4711百万元 营业成本分别为1187、1628、1840、2519、3397百万元 营业利润分别为113、302、264、385、516百万元 净利润分别为99、237、208、322、417百万元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7、265、231、354、463百万元[20] 主要财务比率相关 - 2021 - 2025E年营业收入YOY分别为36.6%、45.8%、10.9%、36.2%、34.2% 归母净利润YOY分别为 - 27.5%、148.7%、 - 13.0%、53.6%、30.5% 毛利率分别为25.6%、29.9%、28.6%、28.2%、27.9% 净利率分别为6.2%、10.2%、8.1%、9.2%、8.9% ROE分别为6.8%、6.0%、5.0%、7.3%、8.7% EPS分别为0.40、1.00、0.87、1.34、1.74元 P/E分别为94.2、37.9、43.6、28.4、21.7倍 P/B分别为7.7、2.5、2.4、2.2、2.0倍[29]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彰显长期发展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