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首次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翔宇医疗是国内康复器械行业龙头之一,深耕行业二十余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逐步实现由“单设备研发生产 - 科室解决方案 - 全院临床康复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 区域康养一体化”的迈进,目前已成为国内康复医疗器械龙头企业[1] - “政策支持 + 需求旺盛 + 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康复行业增长,带动康复器械扩容,2022年中国广义上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579亿元,近年来维持近20%的增长,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有望每年带来241亿元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广阔,且国内外康复器械市场集中度较低,国产龙头企业份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1] - 翔宇医疗竞争优势显著,产品丰富度业内领先、是行业标准制定者、具备康复全产业链供应与服务能力、创新引领布局前沿技术、战略先行打造康复产业高地,有望享受行业红利不断发展[2] - 预计公司2023 - 2025年营收7.4/9.5/11.8亿元,同比增速52%/27%/25%,归母净利润2.3/3.0/3.7亿元,同比增速83%/30%/24%,给予公司2024年PE26 - 28x,价格区间为48.69 - 52.43元,对应市值区间为78 - 84亿元,较当前股价有4 - 12%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翔宇医疗:国内康复医疗器械领军企业 - 发展历程:2002年创立,2021年于A股科创板上市,从多功能牵引床起步,积累早期客户资源与工艺技术,在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不断创新,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康复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并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康复医疗设备及服务提供商[12] - 产品:可提供康复理疗类、康复训练类、康复评定类、康复护理类、康复辅助类五个大类,20大系列、500多种自有产品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有超过50款产品入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能为康复医院等机构提供配套的一体化临床康复解决方案及后续专业的技术支持服务[13] - 收入结构:分产品线看,康复理疗设备收入占比约六成,康复训练设备收入占比约三成,其余为康复评定设备及配件等产品;分地区看,以国内业务为主,国内收入占比超98%,出口业务处于起步阶段[15][16] - 股权架构:股权架构清晰集中,董事长何永正、郭军玲夫妇为实控人,何永正先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公司54.29%股权,与其妻子郭军玲女士合计持有公司67.34%股权[18] - 高管团队:管理团队产学研背景深厚,董事长何永正先生2002年创立公司以来一直致力于康复产业,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等国家一级协会中担任职务,并受聘于多所高校担任导师,其他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也具有丰富的工程、信息技术等产业从业经历[20] - 推出股权激励:2023年7月发布上市后首次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180万股股票,占当时总股本的1.125%;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等163人,占总员工数的9.57%;激励目标为2023/2024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50%/80%或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0%/120%(以2022年为基数)[29] 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利好,前景广阔 - 康复医学:是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兴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分支,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被WHO称为“四大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1][32] - 康复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政策支持:从上游康复器械研发激励,到中游扩大服务供给,再到下游支付保障,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各重要环节,如“八部委”联合发文推动康复行业开启“十四五”期间的高景气,医保覆盖范围增加、长护险制度有望全面推广等政策利好[33][34][35] - 供需端:康复医疗应用场景多样,需求旺盛,患者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和术后患者等,2019年康复需求总人数达到4.6亿人,康复医疗服务市场快速发展,2023年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康复专科医院近年来医院数量和入院人数维持两位数增长,但康复医疗供给仍不足,国家大力支持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康复医院,综合医院康复科床位扩张处于较快水平,但康复科配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7][48][50][56][58][59] - 产业链完善:康复器械产业升级带动行业增长,深度学习、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融合持续推动康复器械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精准化和远程化方向发展[64] - 全球康复器械市场:规模方面,2021年全球康复器械的市场规模为126亿美元,预计2028年有望到达195亿美元,复合增速6.45%;竞争格局方面,集中度较低,全球主要企业包括ENOV(含DJO)、BTL、OG Wellness等,2022年前三大企业市场份额为10.48%[66][67] - 国内康复器械市场: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为579亿元,近年来维持近20%的增长,仅计算综合医院新增康复科建设,有望每年带来241亿元终端市场规模,若考虑其他因素实际空间有望更大;竞争格局分散,各公司康复器械收入总体稳健增长,已上市康复器械2021年收入体量排序分别为翔宇医疗、伟思医疗、麦澜德、诚益通、普门科技,测算份额分别为5.74%、4.72%、3.75%、2.44%、1.98%,合计18.62%,预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康复行业存在产品和销售方面的壁垒[72][74][77][78] 翔宇医疗产品全面,康复全产业链优势显著 - 康复器械产品全覆盖:产品覆盖康复评定、训练、理疗、辅具、护理五大门类,涉及20大系列、500多种产品,超过90%的产品收费项目纳入医保,前十大产品销售占比稳定,销量逐年提升,可提供从“科室 - 全院 - 区域”多层级康复解决方案[81][82][84] - 行业标准制定者:参与起草或参与评定30个国家行业标准,多次参与国家及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其中10项国家重点专项,获批多个高水平研发平台,并牵头成立了河南省智慧康养设备产业研究院,产品列入国家级推荐目录的数量明显领先同行业公司,推出《全院临床康复一体化装备指南2.0》[86] - 康复全产业链优势显著:拥有关键部件、整机产品全产业链的生产制造能力,与上中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学术推广和品牌宣传能力强,具备全面的商业化能力,在全国有庞大的销售团队、代理商网络、售后服务网络,“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体现其在供应链中较强的话语权[89][90][92] 财务分析 - 报告给出了翔宇医疗2021 - 2025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每股收益、EBIT Margin、净资产收益率(ROE)、市盈率(PE)、EV/EBITDA、市净率(PB)等财务指标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8] 盈利预测 - 假设前提:未明确提及具体假设前提内容[5] - 未来3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3 - 2025年营收7.4/9.5/11.8亿元,同比增速52%/27%/25%,归母净利润2.3/3.0/3.7亿元,同比增速83%/30%/24%[5] - 盈利预测的敏感性分析:未明确提及具体敏感性分析内容[5] 估值与投资建议 - 绝对估值:48.22 - 53.99元[6] - 绝对估值的敏感性分析:未明确提及具体敏感性分析内容[6] - 相对估值:49.21 - 52.99元[6] - 投资建议:给予公司2024年PE26 - 28x,价格区间为48.69 - 52.43元,对应市值区间为78 - 84亿元,较当前股价有4 - 12%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6]
康复器械迎黄金发展期,国产龙头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