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2] 核心观点 - 公司在国内航空领域高端钛合金供应市场主导地位稳固 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应用市场开拓以及下游客户验证顺利实现批量供应 伴随募投项目投产进一步扩充产能 未来成长可期 [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 96 9 79 12 33亿元 对应3月29日股价的PE分别为30/24/19X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 59亿元 同比减少1 62% 归母净利润7 52亿元 同比减少30 33% 扣非归母净利润6 31亿元 同比减少35 06% [1] - 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 71亿元 环比增加9 68% 同比增加11 47% 实现归母净利润1 70亿元 环比增加5 17% 同比减少23 37%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 19亿元 环比减少15 15% 同比减少34 82% [1]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1 87% 同比下降7 58pct 2023Q4公司毛利率为28 05% 环比下降7 12pct 同比下降7 82pct [1] 产品表现 - 2023年钛合金实现营收25 05亿元 同比减少21 96% 超导产品实现营收9 85亿元 同比增长57 94% 高温合金实现营收4 74亿元 同比增长161 79% [1] - 2023年公司钛合金 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4 41% 34 39%和15 86% 同比分别变化-8 88pct +3 95pct和+12 57% [1] - 2023年公司钛合金产量约10695 61吨 同比增加15 05% 销量约7259 60吨 同比减少15 63% 超导产品产量约1730 10吨 同比增加69 84% 销量约1769 41吨 同比增加59 37% 高温合金产量约2280 46吨 同比增加95 29% 销量约1660 24吨 同比增加126 68% [1] 行业与市场 - 超导产品市场开拓顺利 公司持续开发超导材料和磁体技术在半导体 光伏 医疗及电力等领域的应用 有望持续放量 [1] - 公司已获得多个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以及燃气轮机高温合金材料供货资质并开始批量供货 随着未来逐步释放产能 高温合金业绩贡献有望逐步抬升 [1] - 定增项目加码高温合金+钛合金材料 钛合金总产能将达到1万吨 高温合金产能将达到6000吨 成长性有望再上台阶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7 99 60 85 78 28亿元 同比增长15 39% 26 81% 28 64% [5]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 96 9 79 12 33亿元 同比增长5 84% 22 94% 25 93% [5]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1 23 1 51 1 90元 [5]
2023年年报点评:军工疲软拖累钛合金业务,超导、高温合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