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西部超导“推荐”评级,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10%-20%,对应目标价 44.6 元 [1][2][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三成,主要受销售结构变化导致的毛利率下滑影响,同时财务费用增加、客户销售回款下降也有影响;但聚焦高端领域,三大核心产品产量稳步提升;紧盯关键材料需求开展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强研发团队力量和平台建设;考虑超导和高温合金业务快速增长,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06 亿元、15.26 亿元、19.4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60.3%、26.5%、27.1%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3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1.59 亿元,同比 - 1.62%;归母净利润 7.52 亿元,同比 - 30.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31 亿元,同比 - 35.06%;管理费用 1.94 亿元,同比 + 17.70%,财务费用 0.47 亿元,同比 + 46.72%,其他收益 1.56 亿元,同比 + 49.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 1.62 亿元,同比 - 45.85% [1] - 预计 2024 - 2026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61.23 亿元、75.42 亿元、95.3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7.2%、23.2%、2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06 亿元、15.26 亿元、19.4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0.3%、26.5%、27.1% [2][3] 产品销售情况 - 2023 年高端钛合金收入同比 - 21.96%,超导产品同比 + 57.94%,高性能高温合金同比 + 161.79%,高毛利率的高端钛合金销量下滑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滑 7.3pct [2] - 2023 年高端钛合金材料产量 1.07 万吨,同比增长 15.05%,销量 0.73 万吨,同比下降 15.63%;超导产品产量 1730 吨,同比增长 69.84%,销量 1769 吨,同比增长 59.37%;高性能高温合金产量 2280 吨,同比增长 95.29%,销量 1660 吨,同比增长 126.68% [2] 研发情况 - 2023 年紧盯关键材料需求和新技术开展自主研发,获批陕西省超导强磁场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航空特种金属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棒材/锻坯,在 TiAl 高纯熔炼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超导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高温合金领域突破了航空结构件用某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紧固件用小规格棒材全流程制备技术 [2] - 2023 年研发投入 3.21 亿元,同比 + 30.98%,研发投入占比 7.72%,同比 + 1.9pct [2]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3 - 2026 年货币资金分别为 14.82 亿元、21.45 亿元、28.90 亿元、40.77 亿元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呈现变化趋势 [8] 利润表相关 - 2023 - 2026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1.59 亿元、61.23 亿元、75.42 亿元、95.37 亿元等多项利润表数据有相应变化 [8] 现金流量表相关 - 2023 - 2026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62 亿元、1.63 亿元、5.41 亿元、4.70 亿元等多项现金流量数据有变动 [8] 主要财务比率相关 - 成长能力方面,2023 - 2026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1.6%、47.2%、23.2%、26.4%等;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 31.9%、33.8%、35.5%、36.2%等;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44.3%、46.8%、47.5%、47.4%等;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0.3、0.4、0.4、0.4 等 [8]
2023年报点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看好公司未来成长